觉非集
十卷。明罗亨信(1377-1457)撰。亨信,字用实,号乐素,广东东莞人。明永乐二年(1404)进士,选庶吉士,授工科给事中。正统中累擢右副都御史。景泰初进左副都御史致仕。亨信居谏臣位十数年,颇有政绩。其生平著述多不留稿,是以散佚不存。此集乃其后人收拾散逸汇而成集。邱浚祁顺为之诠次。集中多赞颂两朝皇后的文字,另有奏疏、杂文,均未能入格,远逊于当时名流。有四库本。
十卷。明罗亨信(1377-1457)撰。亨信,字用实,号乐素,广东东莞人。明永乐二年(1404)进士,选庶吉士,授工科给事中。正统中累擢右副都御史。景泰初进左副都御史致仕。亨信居谏臣位十数年,颇有政绩。其生平著述多不留稿,是以散佚不存。此集乃其后人收拾散逸汇而成集。邱浚祁顺为之诠次。集中多赞颂两朝皇后的文字,另有奏疏、杂文,均未能入格,远逊于当时名流。有四库本。
一卷。清朱琦(1803-1861)撰。朱琦,字濂甫,广西临桂县(今广西桂林)人。道光十五年(1835)进士,改庶吉士,由翰林院编修补福建道御史,与陈庆镛、苏廷魁有三御史之称。太平天国起义,朱琦回籍办团
六卷首一卷,清曾灿奎修,甘家斌纂。曾灿奎,贵筑人,曾任邻水县知县。甘家斌,邑人,曾任大理寺卿。邻水县志于康熙四十六年(1707)由县令徐枝芳创修。乾隆二十二年(1757)县令陈觐光、道光元年(1821
二卷。清夏鸾翔(1823-1864)撰。夏鸾翔字紫笙,浙江钱塘(今杭州)人。聪颖好学,精擅中算,与戴煦世好,为项名达高足,研习项、戴、徐(有壬)、李(善兰)诸家与西方微积分学甚钻。1863游广州,与邹
见《皇明开运英武传》。
十七卷,明钟惺(1574-1624)撰。钟惺,湖广竟陵(今湖北天门)人,字伯敬,号退谷。万历年间进士,授行人,迁工部主事,改南京礼部郎中,累官至福建提学佥事,为人严冷,不接俗客,官南都时,租赁秦淮水阁
四十五卷。郑玉(生卒不详)撰。郑玉字子美,歙(今安徽歙县)人,元代经学家、教育家。郑玉博究六经,尤精《春秋》,教授于乡,门人甚众,学者称“师山先生”。至正间征拜翰林待制,奉议大夫,托病不赴,日以著述为
十六卷。明胡粹中撰。粹中名由,以字行。浙江山阴(今绍兴)人。永乐中为楚王府右长史,博通经史。粹中病明初修《元史》详于世祖以前攻战之事,而略于成宗以下治平之迹,因撰此书。全书为编年体,起自世祖至元十三年
二卷。明陈大科(约1585年前后在世)撰。陈大科,字思进,号如冈,江苏省南通人。生卒不详。隆庆五年(1571年)进士。官至右都御史,兼兵部侍郎,总督两广。著有《陈如冈文集》。大科为官十数年,为人刚直鲠
见《叶氏眼科方》。
其中《汉简》三卷,《目录》《叙略》一卷。宋郭忠恕(?-977)撰。忠恕字恕先,又字国宝,洛阳(今属河南)人。历仕五代,入宋官国子监主簿,因批评时政被贬谪。工书画,精小学,除汇编是书外,著《佩觿》三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