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诗韵珠玑

诗韵珠玑

五卷。清余照撰。余照字春亭,江苏江都县人。自序云:幼有志学诗而才识疏浅,于昔贤昔承所辑集删修之韵书,未由研究精奥。间读四部书册,见有典核事类,截取骈字无戾书意者,辄手自抄录,颠倒载于韵脚之下;其字韵隐僻,诗赋所不常用及无事故可辑则缺之。以备一己弇鄙之资,不堪供博雅一哂。因坊友请而刊之,名曰《诗韵珠玑》,犹之玑固珠之未圆者,不足以为珍云尔。知是书之辑,所以搜求典故,载于诗韵各韵字之下以供吟诵者所掇取耳,非专讲音韵者也。案元阴时中兄弟之《韵府群玉》以事系韵,以韵摘事,为搜猎典故之专书,明人因之,此类著述颇多。清之《佩文韵府》囊括古今,网罗巨细,为此类著述之集大成者。余氏是书亦抄录典故者,颇便初学摘钞,虽无甚学术价值,要亦不可废也。有嘉庆五年(1800年)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韵府群玉

    二十卷。元阴时夫(生卒年不详)撰。其弟阴中夫注。此为旧刻本所题。但据黄虞稷《千倾堂书目》载:阴时夫名阴幼遇或作阴时遇,字时夫。奉新(今属江西浔阳)人。数世同居。登宋宝祐九经科,入元不仕。其兄中夫,名阴

  • 古参同契集注

    六卷。清刘吴龙(生卒年不详)撰。刘吴龙,字绍文,南昌人,雍正癸卯(1723年)进士,官至督察院左都御史。撰有《古参同契集注》等。《周易参同契》一书,始见于晋代葛洪《神仙传》,称魏伯阳撰“《参同契五行相

  • 金石文

    七卷。明徐献忠(1469-1545)撰。徐献忠字伯臣,华亭(今上海松江)人。嘉靖四年(1525)中举,再试不第。授奉化知县。本书辑录三代以来金石之文。分为商一卷,周一卷,秦一卷,汉四卷。但本书未能博征

  • 胎息经

    一卷。旧本题幻真先生注。幻真先生,其人姓名及生平事迹均不详。胎息,是道家修炼方法之一,意谓修身达此程度,就象胎儿在母腹中不用口鼻而能呼吸一样。此书内容主要是对《老子》一书中“谷神不死”章所作的进一步阐

  • 载花船

    四卷十六回。题“西泠狂生笔,素星道人评”,作者真实姓名无考。该书原全本著录为四卷十六回,现存残本或三卷十二回,或八回。成书于清初。拟话本小说集。三卷十二回本有三个故事,卷一和卷二是女人不守妇道、与人通

  • 弹剑草

    不分卷。明陈邦仪(约1644年前后在世)撰。陈邦仪,字开甫,江西高安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崇祯中诸生。是编分二集。前集刻于崇祯三年(1630)。续集则崇祯十五年(1642)至十七年(1644)作。陈邦仪生当

  • 此木轩四书说

    九卷。清焦袁熹撰。焦袁熹详《春秋阙如编》条。据其子焦以敬、焦以恕所作凡例,知此书为袁熹手定者十之六,以敬、以恕掇拾残稿、整理或编定者十之四。因而该书与袁熹所作《经说》偶有重复,但较《经说》多可取之处。

  • 大易合参讲义

    十卷。清朱用行撰。朱用行字翼承,新建人。此书大旨以朱子为主,首列《本义》,而以“正义”、“析义”次之。“正义”以阐发朱子之旨为主,“析义”则兼采他说。又认为象数不可全废,所以间采瞿塘来知德之说,补于“

  • 全相平话前汉书续集

    见《前汉书平话》。

  •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

    十卷。隋代释智撰。智生平事迹详见《维摩诘所说经文疏》辞条。《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》是智于建业瓦宫寺说,大庄严寺法慎记,因书未成而身先卒,继由章安、灌顶删定为十卷。择其要用,便于后学。全书开列十章:第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