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卷。清高奕(约1661年前后在世)撰。高奕,字晋音,一字太初,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。上卷为“古人传奇总目”,下卷为“新传奇品”。高奕自序说:“笥中藏明以来传奇数百种,因考其姓氏,细加评定,识以一二语
无卷数。原本题为锡山华公李泽长编集,估计为明代人所作,书中多引用丘浚之语。此书在各家书目中皆不著录,前无序例,大概是钞撮宋元通鉴纲目,续编而成。该书首载谱系图,称南北宋赵氏谱系,并将西夏元昊的谱系与宋
一卷。王国维(1877-1927)撰。国维字静安,又字伯隅,号观堂,浙江海宁人,清末诸生。在文学戏曲、历史、古文字等领域均有精深造诣,有《观堂集林》。此《乐诗考略》凡一卷,系集合关于乐学论文而成,计有
① 一卷。清林国赓撰。国赓字飏伯,广东番禺县人。光绪甲辰(1904)年进士,曾拜翰林院庶吉士。《诗经》中普遍运用赋、比、兴的表现手法,然而以此喻彼的“比”较为明显,而由此及彼的“兴”则比较隐曲。毛传曾
六卷。清易顺鼎(1858-1920)撰。易顺鼎生平事迹见《丁戊之间行卷》。本书共六卷,有《湘弦词》一卷、《丁戊之间》一卷、《摩围阁词》二卷、《楚颂亭词》一卷、《棐台梦语》一卷。《湘弦词》为同治十二年(
二十四卷。《蜜梅花馆文录》一卷。《诗录》一卷。清焦循(1736-1820)撰。焦循,字理堂,一字里堂,晚号里堂老人,江都甘泉(今江苏扬州)人。嘉庆六年(1801)举人。应礼部试不第。回家奉母,不求仕进
十卷,首一卷,末一卷,清孟庆云等修,杨重雅等纂。孟庆云,字子卿,浙江会稽(今绍兴县)人,同治八年(1869)任德兴县知县。杨重雅,江西德兴人,官翰林院检讨、甘肃按察司按察使。《德兴县志》同治十一年(1
一卷。清爱新觉罗·玄烨(1654-1722)撰。玄烨即康熙皇帝,在位六十一年(1662-1722)。康熙三年(1664)朝中发生了一件中西历法之争,对年幼的玄烨影响很大,他说:“朕幼时,钦天监汉官与西
十五卷。唐代释吉藏撰。吉藏生平事迹详见《华严经游意》辞条。《胜鬘师子吼一乘方便方广经宝窟》一书,作于隋开皇年间(581-600)。初以五门略明玄义,即一释名题,二叙缘起,三辨宗旨,四明教不同,五论经分
一卷。章炳麟(1868-1936)撰。章炳麟字太炎,浙江余姚人,近代著名思想家、学者。早年参加同盟会,进行反清宣传和政治活动,曾因《苏报》案与邹容等入狱。辛亥革命后主要从事学术研究。他是我国近代一位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