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说文逸字附录

说文逸字附录

一卷。清郑知同撰。参见《说文浅说》。知同父郑珍尝以《说文》本有之字铉本多亡逸,因据他书所引补一百六十五字为《说文逸字》二卷。此外尚有本书写误之旁,《系传》窜衍之字,大徐误增之文,诸书所引以他籍冒许书者,因讹改而与今本不应者,今本讹改而与所引不应者,今行《韵谱》阑入俗书者,郑珍便命知同述其说撰为《附录》。知同乃据本书偏旁、大徐新增、《说文系传》、《五经文字》、《九经字样》、《汗简》、《古文四声韵》、《广韵》、《集韵》、《汉隶字原》、《龙龛手鉴》、《韵会》、《经典释文》、《孟子音义》、《古易音训》、《晋书音义》、《列子释文》、《一切经音义》、《华严经音义》、《止观辅行传》、《颜氏家训》、《初学记》、《太平御览》、《史记索隐》、《后汉书注》、《文选李注》、《楚辞补注》、《六经正误》、《尔雅翼》、《说文篆韵谱》等,凡有涉于《说文》者录之,得292字,以之别为《附录》,是因为这些字并非真正《说文》逸字。既非真正《说文》逸字,又要撰为附录,意在避免他人议其疏漏。然而当时莫友之仍认为搜辑未广,尚有遗漏。此编附于《说文逸字》之后,有《郑子尹遗书》本,《天壤阁丛书》本,《巢经巢全集》本,《丛书集成初编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法书考

    八卷。元盛熙明(生卒年不详)撰。据《书史会要》知其祖为鲜卑人,后居豫章(今江西南昌)。盛熙明清修谨饬,笃学多材,工翰墨,亦能通六国书。是书成于至正四年(1344)。是书卷前有欧阳玄、揭徯斯及虞集三序。

  • 需时眇言

    十卷。清沈善登撰。沈善登字穀人,浙江桐乡人。同治七年(1868)进士。任翰林院庶吉士。此书第一卷为纲领。第二卷为原易、第三卷为原筮、第四卷为原象、第五卷为原数、第六七八卷为图说、第九卷为三表、第十卷为

  • 消间录

    十卷。明成勇(生卒年不详)撰。成勇字仁有,乐安(今属山东)人。天启五年(1625)中进士。官至南京监察御史。崇祯十一年(1638),因上疏弹劾杨嗣昌而被削官。福王时起他为原官,固辞不赴任,披缁为僧。著

  • 阎古古全集

    六卷。明阎尔梅(1603-1662)撰。阎尔梅,字用卿,号古古,又号白耷山人,蹈东和尚,江苏沛县人。崇祯三年(1630)举人。弘光时,清军南下,曾劝史可法进军山东以图恢复。其后又因参与抗清活动,为清军

  • 曹太史含斋集

    十六卷。明曹大章(约1568年前后在世)撰。曹大章,字一呈,号含斋,江苏金壇(今南京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嘉靖三十二年(1553)进士。官翰林院编修,以废疾罢。是集凡十六卷。其中文十三卷,诗三卷。其文多为

  • 曲韵骊珠

    一卷。又称《韵学骊珠》。清沈乘麟撰。沈氏字苑宾,娄湄人。他的外甥郁仲鸣将此书介绍于周少霞。周氏在乾隆五十七年(1792年)为此书作的序云:“而其中分十九韵为二十一,定入声为八韵,此其识之最大者。”其韵

  • 天学会通

    一卷。清薛凤祚撰。是书本穆尼阁《天步真原》而作,在于介绍推算交食之法。其法按年月日时度数,逐次检取角度加减而得食分时刻方位,堪称简捷精密。有乾隆朝刊本,八千卷楼有抄本。

  • 峨山图说

    不分卷。清黄锡寿撰。黄锡寿,字翰仙,湖南善化(今长沙)人。峨眉山在四川峨眉县。出县城南门,计程一百二十里至正顶。峨眉山高于五岳,绝顶草木不生。光绪十一年,四川总督丁宝桢始疏请春秋致祭。迄游智开任总督,

  • 夏小正释义

    不分卷。清宋书升(生卒年不详)撰。宋书升,字晋之,维县(今四川理番县西四十里)人。光绪十八年(1892)进士,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后,即隐居不仕。是书前后无序跋。每月题书名及“维宋书升学”,似是十二卷

  • 熬波图咏

    见《熬波图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