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读孟质疑

读孟质疑

二卷。清施彦士(详见《孟子外书集证》)撰。是书详于事迹,如江永《群经补义》,以孟子与子思年不相接,《孔丛子》有孟子、子思问答,语不足信。篇中据《外书·性善辨第一》“孟子曰:鲁有圣人曰孔子,曾子学于孔子,子思学于曾子。子思孔子之孙,伯鱼之子也。子思之子曰子上,轲尝学焉,是以得圣人之传也。”认为孔子至子上四世,与孟子时既相值,而于上文五世之泽,语尤亲切。此引《外书》,似也近理。“其游梁岁月”,《续考》云:阎百诗过于相信《史记》年次,因以“南辱子楚”不可考,只宜缺疑,并大力诋毁《朱子集注》之伪,以为孟子到梁国确实在乙酉,不可能预料十三年后事。此论拘泥于《史记》“乙酉至梁”之说,不知惠王非预料到十三年后事,而是追叙。孟子至魏,断在后元十二年戊戌后也。其间不过一年,惠王卒襄王立而去,则南辱子楚,并非没有依据。据此,孟子游梁岁月大概可知。此驳统孟子前后事以证,亦属有见。该书有嘉庆间求己堂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周易参同契释疑

    见《周易参同契发挥》附。

  • 长春真人西游记校注

    一卷。近人王国维撰。王国维,见《王廷德使高昌记校注》条。《长春西游记》为元代丘处机弟子李志常所述。《元史·宪宗本纪》载,元宪宗元年(1254)道士李真常掌道教事,即李志常。长春在元世祖十八年(1281

  • 赵注孙子

    见《孙子书校解引类》。

  • 闲止书堂集钞

    诗一卷。文一卷。清陈梦雷(1650-1741)撰。陈梦雷,字则震,号省斋,晚号松鹤老人,福建侯官(今福州)人。梦雷少有才名,康熙九年(1670)进士,继而选庶吉士,授编修。梦雷一生多坎坷,在三藩之乱后

  • 周官集传

    十六卷。元毛应龙撰。毛应龙生平始末不得详知。据张萱《内阁书目》记载,应龙字介石,豫章(今江西南昌)人,大德间当官澧州教授。《周官集传》各家著录均为二十四部,原书久佚,清修《四库全书》,馆臣自《永乐大典

  • 高庙纪事本末

    无卷数。不著撰人。明末清初目录学家黄虞稷《千顷堂书目《逐录有该书,亦称不知撰人。其书仿《通鉴纪事本末》之例,记述明太祖事迹,名为《高庙纪事本末》,知其撰人当为明朝人或明末遗老。全书四十篇,大多抄录《明

  • 识字略

    三卷。清宋宗元撰。宗元字悫庭,元和(今江苏吴县)人。分十部隶字,凡一字数音者,皆就其读音之异而诠释其义。宗元此书盖在辨正文字之音义,书中所辑之字,以兼韵字为主,随韵注明某字某韵某义,并引经史注释为证。

  • 渐西村人诗初集

    十卷。清袁昶(1846-1900)撰。袁昶字爽秋,浙江桐庐人。光绪二年(1876)进士,清末大臣。戊戌政变时,曾向慈禧密告康有为。经徐用仪保荐,任太常侍卿、总理衙门行走。义和团起义时,他三次上疏,力主

  • 卫藏通志

    十六卷,首一卷,清和琳纂修。和琳(1753-1796),字希斋,钮祜禄氏。满洲正红旗人,大学士和坤弟。初由文生员补笔帖式,累官至内阁学士、都统。乾隆五十六年(1791),清军入藏抗击廓尔喀,奉命督办军

  • 周易铁笛子

    一卷。明耿橘撰。橘字庭怀,河北献县人。万历二十二年(1594)举人,官至监察卸史。该书每卦画六爻,系爻辞于画下,又取反对之卦爻辞倒书之,自己说是古《易》,大概是根据宋税与权的本子。对于十翼,他取《文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