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读孟随笔

读孟随笔

二卷。王祖畲撰。书后有其子王保譿跋。是书大旨在析理,每条以经文或集注为标题,阐发其义。对《蒙引存疑困勉寻》、《说丛说统翼注》诸书,及宋元明清诸儒之说,间也有所纠正。惜持论多迂。如开篇“王何必曰疑为“利””,也有“仁义而已矣”一条,谓此先从理欲上分剖,不必说到功效。则以儒者修身事例亡治国。殊乖书旨。又尊信程朱过甚。如程子谓:“师也过,商也不及,……同出于儒者,其末遂至杨墨。”按儒与杨墨,教旨迥异,所谓过不及,自是儒家的过不及,何至流为杨墨。这乃程子失言,但祖畲仍曲护它。是书附刊于祖畲所校《宋本孟子》之后,时为民国十一年(1922)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濮州续志

    二卷,清郅玠修,任焕纂。郅玠,山西蒲州(今山西永济县)人,康熙四十六年(1707)任知州。任焕,本州人,岁贡。康熙四十九年(1710),郅玠奉府檄修县志,召集同僚,聘请任焕主纂。沿袭旧志续修。凡前志所

  • 周易参同契发挥

    三卷。释疑 一卷。宋俞琰(详见《周易集说》)撰。宋代丹家众多,都以魏伯阳《参同契》为丹经之王。研究《参同契》的道学者,多以彭晓注本承继相传。但各家注本又体例有别,所言不一,使《参同契》一书有失原貌。俞

  • 四书备检

    二十卷。清李扬华撰。扬华字实蕃,清泉(今湖南衡阳县)人。是编分天文、地域、山水、象数、理气、圣贤、本纪、列传、兵法、政典、工用、乡党、物类,共十三类。不能列入各类,以及为各类所遗漏者,另作余论三卷,附

  • 刊定尚书古今文注

    二十卷。清丁宝桢(1820——1886年)刊定。丁宝桢字稚璜,贵州平远(今织金)人,咸丰进士,官至四川总督,卒谥文诚,有《丁文诚公奏稿》等。此书卷首有丁宝桢自序,卷中题孙星衍撰注,大概是就孙星衍的《尚

  • 安骥集

    三卷。不著撰人。《宋史·艺文志》著录为李石撰。《陕西经籍志》认为李石为唐代人,王毓瑚《中国农学书录》亦认为李石为唐代人。书前有伪齐刘豫时刊书序,由序中可知,旧有此书,伪齐刊刻。卷数不等,传世有五卷、两

  • 理学类编

    八卷。明张九韶(生卒年不详)撰。张九韶字美和,后以字行,《明史·宋讷传》附载张九韶传,即称张美和,清江(今属江西)人。元末累举不仕。明洪武三年(1370),荐举为县学教谕,迁国子助教,改翰林编修。致仕

  • 书义丛钞

    残卷。清焦循撰。焦循之子焦廷琥曾撰焦循事略,称焦循得到了王鸣盛《尚书后案》、江声《尚书集注音疏》两部书,并摘两书的异同作一笔记,名曰《王江尚书》。后来焦循又得到了周用锡的《尚书证义》,同时还采用了当世

  • 筠连县志

    十六卷,清程熙春修,文尔炘纂。程熙春,曾任筠连县知县。文尔炘,举人。筠连县,有志始于康熙年间,为县令丁林声所修。雍正年间县令陈善纲、乾隆年间县令王凯亭先后重修,然仅为抄本,为付梓刊行,至是始增辑付梓。

  • 可园诗话

    八卷。清陈作霖(1837-1920)撰。陈作霖生平见《可园诗存》条。原署重光耄道人。陈作霖论诗不标榜宗派,此编以记述诗人事迹及载录诗作为主,理论阐述极少。作者在《例言》中说:“兹编搜采,以见闻所及为断

  • 发墨守

    一卷。汉郑玄(详见《乾坤凿度》)撰。何休著《公羊墨守》,捍卫《公羊》学,郑玄针对何氏之书著《发墨守》,攻击何氏之学。今书只存四条,是宋王应麟从诸书中辑出的,与《箴膏肓》、《起废疾》合编为一书,《四库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