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隐居通议

隐居通议

三十一卷。宋末元初刘壎(1240-?)撰。刘壎字起潜,南丰(今江西南丰)人。生平事迹不详。据书中自称,开庆元年(1259)20岁,知其生于南宋嘉熙四年(1240)。书中又称,元武宗至大辛亥(1311)为南剑州学官。后不知所终。此书当为晚年退休时所作,故名《隐居通议》。全书共分十一门,三十一卷,理学三卷、古赋二卷、诗歌七卷、文章八卷、骈俪三卷、经史三卷、礼乐一卷、造化一卷、地理一卷、鬼神一卷、杂录一卷。门下分条记事,各立标题。论理学一门,以“悟”为宗,尊陆九渊为理学正传,又引据朱熹理学以相商,陈亮、叶适等人的学术议论也附载其中,谓朱熹后与道士白玉蟾游,始知读书为徒劳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谓“其经史以下六门,考证亦未为精核,且多饾饤。”其实,经史以下六门论述,亦多有见解,如,《经史》一门谓秦始皇焚书坑儒,并未废儒,也未烧光书籍;《礼乐》一门谓大行为德行之大,灵星次社稷之功;《造化》门谓天地之有初,《地理》门谓南阳之形势,《鬼神》门谓神怪窈冥之事,知道者不言且不信,谓其害道也,等等。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。尤其是评诗论文二十卷,所称引之文,今多散佚,所称引之人,今亦多莫识其姓名,又多备录全篇,首尾完具,足认补诸家总集之遗失,如宋璟《梅花赋》,今唯据田艺衡《留青日札》传鲜于枢所书一篇,又据李纲《忠定集》,知原赋已亡,李纲为之补作,今观刘壎所录,知宋元间行于世者乃有二本;又如陆游之从韩侂胄,以牵于爱妾幼子之故,为他书所未言;厉鹗《宋诗纪事》戴李义山诗,不能举其仕履,观刘壎所记,乃知李义山曾以江东提刑守池州等等,皆足以广见闻。所论多出于诸家说部之外,于征文考献,皆为有益,足资谈文说艺者所参考。书中所记遗文轶事,确有可传,而不载于典籍者,赖此书犹存一二,足补史传之缺。今传本主要有《读画斋丛书》、《海山仙馆丛书》、《四库全书》、《丛书集成初编》等丛书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疑仙传

    三卷。旧本题玉简(生卒年不详)撰。玉简,一说王简,因玉王字形相似无法确定。据书中所记内容,推知玉简当为宋人,其余不详。据其序称,因不敢以神仙为名,所以才名曰《疑仙传》。书中记录唐开元以后二十二人之事。

  • 宁远县志

    ①十卷。清曾钰纂修。曾钰,字石友,福建惠安人,举人,嘉庆十六年(1811)任宁远县知县。宁远县志创修于明万历年间,迄清康熙年间曾两修,乾隆年间再修。曾钰任县令后,认为志又已六十年未修,亟应再辑。其自为

  • 巧团圆

    清李渔撰。其生平见《闲情偶记》条。此剧写尹小楼之子,幼时游前山未归,父母以为已死,然其子未死,为人收养长成,改名为姚克承,独居汉阳。邻家曹玉宇有一女儿,与克承相恋,曹女常写《诗经》四句于绫帕上,私赠克

  • 文正集

    二十卷。《别集》四卷。《补编》五卷。宋范仲淹(989-1052)撰。仲淹字希文,苏州吴县(今属江苏)人。北宋大臣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。举大中祥符进士,晏殊荐为秘阁校理。仁宗时,迁吏部员外郎,庆历三年(10

  • 香祖楼

    清蒋士铨撰。其生平见《冬青树》条。此剧写主人公河南永城仲文,字约礼,嘉靖中进士,官居兵部郎中,休假在家,于园中造小楼一座。一日,同夫人曾氏登楼赏景,县令裴畹送来一盆兰花,香气四溢,因题楼名为“香祖楼”

  • 孝经汇纂

    不分卷。清孙念劬编纂。孙念劬字述甫,江苏昆陵(今昆山)人。是书首有自序,其次为凡例,再次引用书目。全书分为卷首、正编、附录三部分。卷首为孝经源流,孝经标旨,历代表章;正编为孝经注说,经注补遗,孔子曾子

  • 说文通检

    十四卷。清黎永椿(其生平未详)撰。永椿番禺(今属广东)人。此书成于同治十二年(1873),把《说文》篆书改写为真书,按真书的画数次第编录。卷首检部目,卷末检疑字,卷一讫卷十四检本部之字。仿《字典》检字

  • 何邵公孝经义

    一卷。汉何休注,清黄朝槐辑。何休(129-182),字邵公,任城樊县(今山东济宁东北)人,东汉今文学大师。最精《公羊传》,著述有《春秋公羊解诂》、《公羊墨守》、《左氏膏肓》、《穀梁废疾》(今存辑本),

  • 名相赞

    一卷。明尹直(1427-1511)撰。尹直字正言,号謇斋、澄江,泰和(今属江西)人。景泰进士,宪宗时任经筵讲官,与修《英宗实录》。成化间累官兵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入阁参机务。《明史》本传载其“明敏博学,

  • 乐纬

    不分卷。辑佚书,清黄奭辑。所辑凡十八条。《乐纬》一书亡佚甚久,其成书时代约在东汉初年,本以配《乐经》。或言《乐经》、《乐纬》本不存在,乃后世学者为之。此书系抄撮诸书而成,如吹律定姓之事与《白虎通·姓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