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卷。清皮锡瑞(详见《经学通论》)撰。此书为皮锡瑞主讲经训书院自课之文。皮锡瑞治经尊信今文说。故本书中如“观兵伐纣年月考”、“王若曰孟侯解”、“昊天有成命成王解”、“三寿作朋解”、“商颂美宋襄公考证”
一卷。清葛以简、葛以敦编。谱主葛云飞(1789-1841),字凌台,一字鹏起,浙江山阴(今绍兴)人。道光三年(1823年)武进士,道光二十一年(1841年)英军进犯定海,云飞与郑国鸿、王锡朋率部奋力抵
十六卷。清吴调元(生卒年不详)撰。吴调元字雨苍,石城(今江西省石城县)人,以举人官教谕。《同归集》是吴调元的一部杂纂之作,此书完成于顺治二年(1645),卷首胡世安作序,杂采前古至明末清初典故掌实,共
一卷,琐言补一卷。清宗室奕赓撰。奕赓,号鹤侣,和硕庄襄亲王绵课子。道光时官至三等侍卫。此书是其承差六年的产物,撰成于道光二十四年(1844)三月。书末自署为“天下第一废物东西”。作者在该书中记载了紫禁
八卷。清钱勖撰。钱勖生卒年不详,江苏无锡人,曾任内阁协办侍读,撰文中书,历保府道。为镇压太平天国起义,李鸿章组建淮军,在外国侵略者支持下和太平军激战;升任江苏巡抚后,伙同戈登“常胜军”屠杀太平军。钱勖
三卷。清徐振芳(1598-1657)撰。徐振芳为清代文学家。字太拙,山东乐安(今山东广饶)人。明天启七年(1627)副榜,崇祯九年(1636)补遗才。崇祯末年,荐授后军都督府都事。明朝灭亡后,曾组织义
十六卷首一卷,清吕绍衣修,王应元、付炳墀纂。吕绍衣,字柳村,德化人,曾任涪州知州。王应元,字春圃,邑人。付炳墀,字紫卿,邑人。涪州有志始于康熙年间,为邑人刘之益等纂修。其后邑人冯懋桂等曾重修。乾隆间知
四卷。清段叔玉(生卒年不详)刻博山书。段叔玉,生平不详,为傅山的同乡后辈,工于刻石,为傅山之子傅寿髦所赏识,学傅山书,故收藏甚多。该帖刻成于康熙癸亥,此帖中皆为傅山七旬以后所收,多录古人诗文,自书较少
一卷。清任兆麟撰。兆麟原名廷麟,字文田,号心斋,又号有竹居,江苏兴化县人。大椿族弟。嘉庆元年(1796年)举孝廉方正。少承家学,博学敦行。又从长洲褚寅亮、彭绍升游,学识淹博,为王鸣盛、钱大昕所重。尚著
一卷。清黄本骥撰。是书为司马光《疑孟》作。王充作《刺孟》,冯休作《删孟》,其书皆不传。今传者司马光《疑孟》一编,其持论虽辨而近于刻,转失圣贤之用心,《朱子或问》及《朱子文集》已驳之。本骥此书仿《刺刺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