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集拓新出汉魏石经残字初编

集拓新出汉魏石经残字初编

四卷(民国十七年拓本)。马衡(1881-1955)编次。马衡,字叔平,浙江鄞县人,曾任北京大学史学系教授兼研究所国学门导师,北京市文物整理委员会主任等职。著有《中国金石学概要》、《凡将斋金石丛稿》等。关于此书,最初是大兴孙壮倡议集拓新出汉魏石经残石,并与马衡相商。于是以两家所藏为主,再加上吴兴徐鸿宝、国立北京大学研究所、满川吴宝炜、胶州柯昌泗以及其他数家所藏残石,请金溪周康元传拓三十份,以广其传。分类编次则马衡所为。共得二百一十四石,一千零九十八字。从数量上看,虽仅及宋人所得的一半,但其范围之广则远非宋人所能及。计汉石经有《周易》、《鲁诗》、《仪礼》、《春秋》、《公羊》、《论语》及《后记》共七种;魏石经则有《尚书》之《尧典》、《皋陶谟》、《高宗肜日》、《微子》、《金滕》、《梓材》、《多士》、《无逸》、《君奭》、《多方》、《立政》、《顾命》诸残石。《春秋经》则有《庄公》、《僖公》、《文公》、《宣公》、《成公》、《襄公》、《昭公》、《定公》、《哀公》诸残石。还有包括汉魏两石经在内的一百几十个单文只字。此书颇有价值。如《春秋·襄公十一年》经“莒子”,石经作“筥子”,《公羊传·僖公十年》“又将图寡人之为尔君者”,石经作“又将寡人之图为尔君者”。魏石经《尚书·君奭》“有殷嗣天灭威”,古文“嗣”作“”,与宋人所得者相合。又如《尚书·多方》“王至於宗周”,今本“至”上无“王”字。这些都是校经的重要参考材料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唐宫闺诗

    二卷。清刘云份撰。刘云份,里籍、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是集为唐代女诗人诗选。凡二卷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误记为“国朝费密编”,孔琴安《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》已予指正。据卷前刘云份所撰《叙》称,他遍阅晚唐诗人诸

  • 菇中随笔

    三卷。明末清初顾炎武(见《日知录》)撰。炎武一生好学,遇有学术治道,皆“细书札记,述往俟来”。《菇中随笔》系其读书心得,随时提笔记载而成,何焯题序称“其用意岂止博闻强记,蕲胜于不说学者哉”。文中多琐碎

  • 格致余论

    一卷。元朱震亨(1281-1358)撰。朱震亨字彦修,金华(今属浙江)人。世居丹溪,故后人尊称为丹溪翁。朱氏因母病学医,初拜许文懿为师,继从师于罗知悌。得刘守真之传,自幼好学,三十岁时攻读《素问》。为

  • 因明子

    无卷数。明张恒(生卒年不详)撰。张恒字伯常,一字明初,万历八年(1580)进士。嘉定(今上海市嘉定县)人。初历守建昌,因片言折狱,人称张半升,后累迁江西参议、右参政、太常寺少卿等职,以母老乞归。著有《

  • 调象庵稿

    四十卷。明邹迪光撰。迪光字彦吉,江苏无锡人,万历进士,官至湖广提学副使。(生平详见《郁仪楼集》条)。是集前有万历三十三年(1608)自序,称:“自《郁仪楼集》出后,更四载而得诗千七十六首,文一百十九首

  • 留书别集

    二卷。明章世纯(生卒年不详)撰。章世纯字大力,临川(今属江西)人。学识渊博,举天启乡试,任柳州知府。著有《章柳州集》、《治平要略》、《四书留书》、《已未留》等书。此书分为《内集》一卷,凡四十三篇,每篇

  • 平定耿逆纪

    一卷。清李之芳(1622-1694)撰。李之芳字,园,山东武定(今山东惠民县)人。顺治年间进士,官至浙江总督,吏部尚书,文华殿大学士。著有《棘听集》,《文襄奏疏》。《平定耿逆记》中载康熙十二年(167

  • 重辑苍颉篇

    二卷。近代王国维撰。参见《补高邮王氏说文谐声谱》。《苍颉篇》本为秦相李斯所作,汉人合以车府令赵高所作《爰历篇》、太史令胡毋敬所作《博学篇》为《苍颉篇》,而后扬雄作《训纂篇》、贾鲂作《滂喜篇》,合之号曰

  • 日进直讲

    五卷。明高拱撰。高拱详见《春秋正旨》条。嘉靖三十一年(1552),高拱以翰林编修为裕王(穆宗)讲官,讲解《四书》,嘉靖三十九年(1560)编定此书。书中先解释字句,然后陈说义理,共有十卷。今本只有五卷

  • 道德真经次解

    二卷。无名氏撰。此书作者经遂州,见龙兴观石碑上刻有《道经》、《德经》二经,与今本有别,并且全无注释,错字颇多,意义相背,所以作此书。此书《道经》注下称:“此本(作者所据传本)与旧本虽不同,自有义理,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