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青囊奥语

青囊奥语

一卷、附《青囊序》一卷。旧本题唐杨筠松(详见《撼龙经》)撰,《青囊序》是杨筠松弟子曾文(生卒年不详)撰。曾文辿,相传为赣水(今属江西省)人,因得杨筠松之术,后传于陈抟。撰有《青囊序》一卷。《青囊奥语》,以述阴阳顺逆九星化曜,辨山水贵贱、识穴位应吉凶等为要旨。内言依二十四山水顺逆颠倒,或寻得宝穴,或遭遇火坑,认金龙经纬,知化气生克;称二十四山分为五方,据五方之位述荣枯死生及立穴辨穴之法,强调以星辰辨吉凶之穴。《青囊序》是曾文为杨筠松《青囊奥语》所作序文。内言二十四山顺逆成雌雄之龙,存阴阳玄妙之理。又仿《说卦》言阴阳顺逆之例,以亥卯未寅午戌巳酉丑申子辰为四局,反复推衍得四十八局。阳用左旋,阴从右转;强调山水阴阳龙神生旺之方,而不拘泥三节四节之说。详述量山步水之法及得穴受气之方。总之,《青囊序》对于发挥《青囊奥语》之义颇为详尽,所以《青囊序》与《青囊奥语》并行于世,世称杨曾“青囊经”。后世学者对此书甚为推重。托名为宋代吴克成、吴景鸾父子的《天玉经外传》、《四十八局图》及元代刘秉忠的《天玉经》,都脱胎于此书。说明此书对后世堪舆学说的影响之深。此书盛传于明代以后,其真伪也难以考证。虽然吉凶祸福、荣辱贵贱之说未必真如其书所言,但其流传广泛且历时久远,对于研究古代相地之说,仍有可参之处。现存明《地理大全》本、清《四库全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春秋左传王氏注

    一卷。魏王肃(195-256)撰,清马国翰辑。王肃字子雍,东海郡兰陵(今山东苍山)人,三国时著名学者,王朗子。年十八从宋衷读《太玄》,黄初中为散骑、黄门侍郎。太和三年(229)拜散骑常侍,甘露元年(2

  • 读经如面

    一卷。清沈豫撰。此书有《尚书》十六条,《诗经》四十二条,《春秋》三十条,《周礼》六条,《礼记》四条。之所以不涉及《易经》,是因为另外著有《读易寡过》。诸条大率约举义理,无甚精粹。其中有的是习见的见解,

  • 智者大师别传

    一卷。唐代释灌顶撰。灌顶生平事迹详见《大般涅槃经疏》辞条。《智者大师别传》一书。灌顶作于隋仁寿元年(601),全传约有一万余言,详载智者大师智生平事迹。其目的在以此来昭示盛德,引导后学。灌顶在其著《国

  • 眉公群碎录

    见《群碎录》。

  • 五行类应

    九卷。明钱春(详见《湖湘五略》)撰。是书凡例称《五行类事占征验》初成于明中州李淑通,重修于张贲通,其书历记古今灾异之事,所列门目,均本于诸史书五行志,太抵与马端临《物异考》相近。钱春则又取《五行类事占

  • 调鹤轩抚古帖

    一卷。清徐銮抚。徐銮字长和,能别古书真伪,所藏《快香堂帖》,某种出于墨迹,某种出于旧拓,皆以朱字旁注,条理秩然。说苏轼《览观帖》是宋临,米芾的《丹青引》为伪书,虽言之不甚详,其见地已与众不同,鉴古有识

  • 读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经

    一卷。隋代释智撰。智生平事迹详见《维摩经所说经文疏》条。注疏东晋竺难提译本。“以三咒治三障,十念数息以息心,六字总持以证道。”初以五重明义,从人法以为名,丰知寂照法身为体,感应为宗,救危拔苦为用,大乘

  • 衡州府志

    三十三卷,首一卷。清饶佺修,旷敏本纂。饶佺,丰城人,曾任衡州府知府。旷敏本,曾任翰林院庶吉士。《衡州府志》乾隆二十八年(1763)修本,共三十三卷首一卷。分为三十类目。依次为星野、沿革、舆图、形势、疆

  • 经济文集

    六卷。元李士瞻(1313-1368)撰。士瞻字彦闻。先世新野(今属河南),徙居荆门。至正初中大都路进士。累官户部尚书。出督福建海漕,就拜行省左丞。入为中书参知政事、翰林学士。封楚国公。此集为其曾孙绅所

  • 研经书院课集

    一卷。胡元玉录。胡氏主讲于湖南衡山县研经书院时,将课试经业汇成此集,名曰《研经书院课集》。卷首有督学使者张预的序文。该书以训诂贯通,广征博引,不拘一家之言,集诸家说经之所长,因此往往自出新义。但也有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