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青溪文集

青溪文集

十二卷。《续编》八卷。清程廷祚(1691-1767)撰。程廷祚初名默,字启生,别字绵庄,晚年自号青溪居士。上元(江苏南京)人。乾隆元年(1736)举博学鸿词科,因拒通关节而报罢。自此不应乡举。乾隆十六年(1752)江苏巡抚雅尔哈以善经学而上荐,亦罢归。自此以书史自娱,布衣终老。程廷祚为一代硕学醇儒,其文确守其学,力屏异说,以博文约礼为近德居业之功,以修己治人为格物致知之要。礼乐兵农、天文舆地、食货河渠之事,莫不穷委探原,旁及史学,其学以颜习斋为主参以黄宗羲、顾炎武,故其学归于实用,非坐而论道,空言阔论者可比。程廷祚还有《逸周书订疑》、《尚书通义》、《青溪诗说》、《论语说》、《周礼说》、《禘说》等著作。此集为其侄孙程兆恒所刊刻。正编卷一至三为论,卷四为辨,卷五为说、议、考,卷六为序,卷七为杂著,卷八为书后、碑记,卷九至十一为书,卷十二为尺牍和志、铭、墓表等,计收文一百四十七篇。《续编》卷一为论,卷二为序、记,卷三为传、杂著和书后,卷四至七为书,卷八为尺牍、行状、志铭,计收文六十二篇。正编刊于道光十七年(1837),卷首有该年程兆恒序、嘉庆十五年(1810)姚鼐序、嘉庆二十年(1815)汪廷珍序。续编刊于道光十八年(1838),卷首有该年朱绪曾序,卷末有该年程云松跋。今存道光十七年(1837)刻本、1936年北京大学出版组影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求阙斋读书录

    十卷。清代曾国藩(1824-1890)撰。曾国藩字涤生,湖南湘乡人。道光进士,著有《曾文正公全集》。此书是作者的读书札记。作者读书时,常随笔在卷上做笔记,有时也记在日记上,光绪年间学者王定安整理作者笔

  • 随州志

    ①四卷,清刘修,何藩等纂。刘,直隶高阳(河北高阳)人,进士,官随州知州。何藩,随州人,庠生。州志明以前无可考,成化十三年(1477)州牧伍希闵修志,嘉靖十六年(1537)州牧任德再修,又有州人颜木撰《

  • 元诗选癸集

    十卷。清顾嗣立(1669-1722)选辑,门人席守朴订补,席世臣辑刊。席世臣,生卒年不详,为顾氏门人席守朴之子,约嘉庆时人,籍隶江苏。其他无闻。顾嗣立曾在清康熙年间编成元代诗歌总集《元诗选》。其集分为

  • 黄帝阴符经集注

    见李筌等《阴符经解》。

  • 冀越集记

    二卷。元熊太古撰,生卒年不详。熊太古字不详,丰城(今江西丰城)人。登进士,官至江西行省郎中。熊太古性喜游览,北涉滦河,西泛洞庭,东游浙江,南至广东,足迹踏遍半天下,故以“冀越”名其集。书杂记见闻,内容

  • 天籁轩词韵

    一卷。清叶申芗(生卒年不详)撰。叶申芗编成《天籁轩词谱》之后,觉得不可无词韵以辅之,乃撰本书。叶申芗认为《菉斐轩词韵》体例甚乱,且诸多当收之字未收,遂以郑春波《绿漪亭词韵》为蓝本,增收韵字而成。《天籁

  • 后七国志

    见《乐田演义》。

  • 六离合释法式

    一卷。不著撰人。《六离合释法式》一书,明清藏经都附于明普泰所著的《八识规矩补注》之后,虽称补注,但名实不符,只有正文,却不见有什么作者补注。考其内容及文笔风格,“其文不类初唐人之作”。也与玄奘所学法派

  • 仪孝堂诗集

    二卷。清何承徽撰。何承徽,衡阳(湖南省衡阳市西北部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何通隐之女。嫁湘乡张伯纯。何承徽夫家母族并为名门,两先生又通才硕学,余事能诗,佳句流传,世所推仰。何承徽姊妹娣姒各擅才名,篇什唱酬,

  • 古今名贤说海

    二十二卷。不著编辑者名氏。书前有明隆庆五年(1571年)自序一篇,题曰飞来山人,不知是为何人。此书所录皆为明人说部,共二十二卷,分为十集,以十天干来标目。自陆粲的《庚巳编》以下共二十二种,每种为一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