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韵略汇通

韵略汇通

一卷。明毕拱宸撰。毕氏又名拱辰,字星伯,号湖目,又号天目,明末掖县(今山东掖县)人。万历丙辰(1616年)进士,授朝邑、盐城二县知县。后数迁数贬,官冀宁兵备签事时,起义军兵陷太平,为李自成所杀。追谥烈愍。工诗,通韵学。此书序于崇祯十五年(1642年),乃为“童蒙入门”之便,取兰茂《韵略易通》“分合删补”而成,一名“汇通”,“取水回而复合之义,兹编虽分流别派,疏瀹惟勤,然总合于元韵之渊源者”。与《韵略易通》不同的,是分韵仅十六部,它把原收〔-m〕尾诸韵并入收〔-n〕尾诸韵之中,可以证明明末北方话中〔-m〕尾已经消失。其归并情况是:“廉纤”并入“先全”;“缄咸”一部分入“先全”,一部分入“山寒”;“侵寻”与“真文”合为“真寻”;同时,“端桓”也并入“山寒”。另将“西微”韵中念〔i〕的字归于“居鱼”韵,剩下念〔ei〕的字改为“灰微”韵。十六韵部是:一东洪、二江阳、三真寻、四庚晴、五山寒、六先全、七支辞、八灰微、九居鱼、十呼模、十一皆来、十二萧豪、十三戈何、十四家麻、十五遮蛇、十六幽楼。声母仍沿兰书之旧,分为二十声母。声调方面,保存入声,入声韵配阳声韵,与《韵略易通》相同。平声分为上平、下平,就是《中原音韵》的阴平、阳平。声调分上平、下平、上、去、入五声。在韵书体例上,两书基本相同,只是为各小韵加注切语,切语据《洪武正韵》而略有出入。毕氏原刊,颇不易得,赵荫棠谓钱玄同曾藏一部,棉纸大字,印工极精,此本不知现藏何处。山东王富揆曾以此书冒《韵略易通》之名石印出版,此本书名虽误,但内容仍为毕氏之旧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华阳文集

    十二卷。明宋仪望(约1561年前后在世)撰。其生平见《华阳馆文集》条。此集皆其杂文,卷数相合,是宋仪望的原本。惟许宗鲁、张献翼诸人所作诗集序,皆附录集末,未喻何故,或装辑者误欤。然重编之本,仅有诗五卷

  • 陆氏春秋穀梁传异文辑

    不分卷。清沈淑(详见《春秋左传分国土地名》)撰。该书是他所辑《陆氏经典异文辑》中的一种,不分卷,也不载《春秋穀梁传》全文,仅据陆德明《经典释文·春秋穀梁音义》中所引的《春秋穀梁传》异文,汇辑成编,而依

  • 安庆府太湖县志

    二十四卷。清王庭等修,毕琪光等纂。王庭,字迪庵,清湖广汉川人,贡监生,康熙二十六年(1687)知太湖县事。毕琪光,字晖吉,邑人,岁贡生,幼聪颖,学贯经史,善属诗,曾以《大观楼》诗及《异香洞》赋为学使田

  • 开方释例

    四卷。清骆腾凤(1770-1841)撰。骆腾凤字鸣岗,号春池,山阳(今江苏淮安)人,嘉庆六年(1801)举人,好读书,曾从李潢受算学,故尤精算术。撰有《开文释例》四卷(1815)、《艺游录》二卷(18

  • 温公年谱

    六卷。明马峦撰。马峦字子端,夏县(今属山西)人,生卒及仕履不详。马峦与北宋名臣、史学家司马光同乡,有感于一直没有人编撰司马光年谱,故撰成此书,以补史传之未及。该书主要依司马光的行迹为线索,参考史传及名

  • 玉烟堂董帖

    四卷。明陈元瑞(生卒年不详)汇刻董其昌书。陈元瑞,生平不详。除此帖外,陈氏还刻有二十四卷的《玉烟堂摹古法帖》。该帖专刻董氏书迹,共有四卷,其中第一卷有《阿弥陀经》、《自叙》、《天台赋》、《洛神赋》,第

  • 戒子通释

    八卷。宋刘清之(生卒年不详)撰。刘清之字子澄,号静春,临江人。绍兴二年进士,光宗时知袁州。是书博采经史群籍,凡有关家训的皆节录其大要,至于母训之教,也以备述。史称其甘贫力学,博极群书,故是编采摘繁富,

  • 广安州新志

    四十三卷首一卷,清周克堃纂修。周克堃,字幼安,邑人,同治优贡,初为县令,累擢至道员。其关心桑梓文献,所适以稿自随,而志成于归田之后。于金石古迹,尤逐处经心。此篇原名《广安新志》,为周幼安私家著述,其费

  • 绍兴府志

    ①五十卷。明萧良干修,张元朴、孙针纂。萧良干绍兴府知府。此志为明万历十五年(1586)刻本。全书五十卷,分为:卷一疆域志,附图一。卷二城池志,附图三。卷三署廨志,附图四。卷四至八山川志,附图十六。卷十

  • 坦庵文集

    八卷。明梁本之(1370-1434)撰。梁本之名混,字本之,以字行,号坦庵,江西泰和人。明洪武中,为瑞州府学训导,迁溧阳教谕,改鲁王府纪善。本之与其兄梁潜齐名。著有《坦庵文集》。是集凡八卷。皆为文。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