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bǐng

【源】 ①相传古帝神农之臣有丙封(一作屏封),为丙姓之始(60)。 ②炎帝之裔封于丙(故城在今山东泰山附近黄县东),后为宋邑,其后以邑为氏,见《姓源》(17,62)。 ③春秋时齐大夫丙(一作邴)歜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1,6,7)。一说,为齐懿公臣丙茂之后(1,60)。 ④本姓邴,后去邑为丙氏(17,62)。一说,晋大夫邴豫之后,或去邑为丙氏(21)。 ⑤汉时李广之孙李陵降匈奴,三国时其裔孙自匈奴归魏,见于丙殿,赐姓丙氏(7,17,21,27,60)。【望】 平阳(17),平原(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丙吉,汉时鲁国人,代魏相为丞相,博阳侯(6,21)。《史记》作邴吉(6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围场,山东之东平,山西之太原、阳泉,广东之高要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姓氏考略》 注云: “神辰臣丙封 (一作屏封),为丙姓之始。” ②又注曰: “一云齐懿公臣丙茂之后。望出平阳。” ③或为邴氏所改。郑樵注 “”曰: “亦作 ‘丙’。晋大夫邴豫食邑于邴,因以为氏;齐亦有邴邑,而亦有邴氏。” (按: 齐丙茂或即食邑于“”。) 又: 《姓氏词典》 注据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云: “系邴姓所改。 春秋时齐国大夫邴��, 后去邑为丙氏。”④又曰: “汉都尉李陵降匈奴,裔孙归魏,见于丙殿,赐姓曰丙氏。唐应公邴粲,其后也。与高祖有旧,以其姓犯庙讳,赐姓李。” (按: 实复其旧姓,邴粲,李陵之后也。)

汉代有丙吉,丞相; 又有丙倩,高苑侯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耿吴

    读音:Gěngwú【综】彝族姓。属惹列家支,居采洛纳乌(375)。

  • 吕相

    读音:lǚ xiàng【源】 ①战国时魏宣子,即晋吕錡之子吕相(著《绝秦书》,卒谥宣子)之后有吕相氏,见《姓考》(17)。②秦相吕不韦,本阳翟人,子孙以贵氏焉(6,12,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,

  • 读音:móu周卿士祭公谋父之后,以字为氏。(见《风俗通》)

  • 斗訥

    读音:Dǒunè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元代相淮安忠武王妻为斗讷氏,此系“以姓为氏”,未详其他。

  • 宏義

    读音:Hóngyì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洪扬子沟(23,63,180)。【变】 后改为洪氏(180)。【人】 清镶黄旗满洲马甲福星保之妻为宏义氏(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洪扬子沟地方,乃满

  • 读音:Bèng【音】 又音多(Duō)(7,12,21)、崩去声(Bèng)(60)。【源】 傰伯綮,见《穆天子传》。伯爵,綮名,是傰以地为氏(60)。亦见《集韵》(86)。【变】 与朋,ҍ

  • 读音:Kàng亢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源自地名。春秋时有贵族受封于亢父,后代子孙以封地名为姓,称亢氏。二是源自先秦时卫国大夫三伉之后,以祖名为氏,称伉姓。后来去“亻”旁成亢姓。亢姓早期主要居

  • 读音:xiāo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涍水,在南郡,以水名为氏(21,62)。罕见姓氏。《汉语大字典》转引 《姓苑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音xiāo,不从。

  • 读音:Dùn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涉县、山西之运城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苑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松楚克

    读音:Sōngchǔkè【综】 清镶白旗满洲马甲恒福之妻为松楚克氏(26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