俟幾
【综】 北魏时改俟几氏为几氏(27,60,242)。一说,为〔俟畿〕氏后改为畿(7,9,12,17,27)。亦作〔侯几〕(17,27,60,242)。【人】 俟几长贵,北周时泾州刺史(21,27)。
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据《魏书·官氏志》注云: “代北人姓。后改为幾(几)氏。《通鉴》作侯幾(几) 氏。”又,疑与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之“俟畿” 氏同。
【综】 北魏时改俟几氏为几氏(27,60,242)。一说,为〔俟畿〕氏后改为畿(7,9,12,17,27)。亦作〔侯几〕(17,27,60,242)。【人】 俟几长贵,北周时泾州刺史(21,27)。
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据《魏书·官氏志》注云: “代北人姓。后改为幾(几)氏。《通鉴》作侯幾(几) 氏。”又,疑与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之“俟畿” 氏同。
读音:zhū jì诸暨氏,彭姓分也。(见《路史》)与“诸稽”同。
读音:Hàgābùruì【综】 僜人姓。世居西藏察隅(435)。
读音:Lōu《姓氏词典》收载并注此音,其注云: “今河南有此姓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Bǔkùsuǒlǐ【源】 沈阳锡伯族姓,汉姓为卜(433)。
读音:Fānglěi《姓氏词典》 有载。其注 “方纍” 云:“又作 ‘方垒’ 氏,以国名为姓氏。”详见“方纍”条。
读音:xiè【源】 ①春秋时郑大夫泄驾、泄伯(7)。 ②春秋时陈灵公时大夫泄冶之后(7,60)。【望】 荥阳(17,418)。【变】 亦作泄(7)。【人】 泄柳,春秋时鲁人(7,15)。泄公,汉时中大
读音:zhào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9,21,24,60)和《广韵》(11)。②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兆姓(256)。③彝族姓(130)。【望】 赵郡(17,60,418)。【布】 江西兴国(353)
读音:Duōluógánà【综】 元丞相顺德忠献王哈喇哈斯妣多罗噶纳氏封王夫人(24)。
读音:Jiū/Jiou,Jyou【源】 见王圻《续文献通考·分韵姓氏》(19,21)。
读音:kōng tóng与“空同”同。契为子姓,其后分封,以国为姓,有空桐氏。(见《史记·殷本纪》)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有载,其注“空同”引 《史记·殷本纪》云: “亦作空桐。契为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