倮米
读音:Luǒmǐ
【综】 彝族姓。属倮伍家支,四川盐源、云南宁蒗、永胜等地均有此姓(375)。
【综】 彝族姓。属倮伍家支,四川盐源、云南宁蒗、永胜等地均有此姓(375)。
读音:Pàn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谱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Yōuxī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收载,其注引《宣和遗事·后集》: “掌骑吏千户,姓幽西,名骨碌都。”此当为少数民族姓氏。未详其他。
读音:Ārè【源】 ①唐时黠戛斯,古坚昆国也,自言李陵之后,其君阿热,遂姓阿热,驻牙青山,见《唐书·回鹘书》(7,21,24,60)。阿音E-。 ②彝族姓(375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续
读音:Dù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金史》 收载,其注称:“金有钝恩”。未详其源。
读音:Góngcáo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
读音:Qiūzìlíng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解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 疑此为 “邱目陵” 之误,盖目、自形近而讹。)
读音:Zhōngqī【源】 钟期,春秋时楚官名,以官为氏,见《淮南子》(60,62)。然张澍考证,钟期非复姓(26)。今姑录此备考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据《淮南子》高诱注云:“楚官
读音:Tāng汤氏起源主要有三。一是以谥号为氏,源于子姓。成汤是帝喾之子契十四世孙,姓子,名履,死后谥号为成汤。他的子孙中有一支以谥号为姓,成为汤氏。二是商末宋国君偃之后,出自子姓,因避祸
读音:Fūyìhālā【综】 今辽宁岫岩县满族高姓,原姓满洲夫义哈拉氏(183)。
读音:Jiǎjiǎlāmǎzǔ【源】 普米族姓。世居云南(145)。普米族姓氏。出自“总沙半阿贡”部落。本氏族名,或以为姓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普米族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