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Nóng

【源】 唐时西原州(故治在今广西扶南西南)“”首领有侬氏,见《唐书·南蛮传》(7,11,60,62)。一说,南人自称为侬,因以为氏(60,62)。今布依(105,133)、壮等民族均有此姓。 【望】 营丘(418)。 【布】 分布较广,主要集中于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 【人】 侬奭,宋时青州人,元丰登第(21)。侬智高,宋皇祐中广源州蛮首(7,17,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浙江之余姚,广西之田林,云南之邱北、河口、马关等地有分布。汉族、彝族、壮族、布依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姓氏考略》 据 《唐书·南蛮传》 注云: “唐西原蛮居广容之南、邕桂之西,首领有侬氏,侬·金意、侬·金勒等是也。” “天宝初,(西原蛮) 黄氏强,与丰氏、周氏、侬氏相唇齿,为寇害,据十余州。”后或改为单姓“”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壮族》。“西原蛮”,乃壮族之先。② 《姓氏考略》 又注: “南人自称为 ‘侬’,因以为氏。”

宋代有侬智高(按: 《姓氏词典》 称: “唐有侬智高”。误); 又有侬奭,青州人,元丰登科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酩布那征

    读音:Mǐngbùnāzhēng【源】西夏人复姓(240)。系酩布、那征二姓所合成。

  • 读音:shí【源】 ①北魏时鲜卑族拓跋氏什翼犍之后(17,60)。 ②什伍,军之行列。或掌军者以此为氏(60)。 ③清镶蓝旗蒙古护军扎巴拉之妻为什氏(260)。 【布】浙江余姚(389)、广东(92)

  • 读音:Jiàn/Jiann,Jyan【综】 黄庭坚为晁补之父端友撰墓志铭云,公讳仲偃,库部员外郎枧文元之母弟也(63)。

  • 读音:bài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21,24)。 ②锡伯族巴雅尔氏,汉姓为拜(201)。 ③东乡、回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拜瑚,宋时渭南人,举茂才,历官奉训大夫(21,

  • 陽邱

    读音:Yángqiū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《姓纂》曰:楚大夫食邑阳邱,因以为氏。”此以邑为氏。或作“阳丘”。

  • 海拉蘇

    读音:Hǎilāsū【源】 ①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海拉苏(23,63,180,260),当以地为氏(23)。②今蒙古族姓。亦作〔海剌苏〕(384)。【变】 ①清正蓝旗满洲马甲福论泰之妻为海拉孙氏(260

  • 薩喇圖

    读音:Sàlǎtú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叶赫(23,63)。【变】清蒙古镶蓝旗中有萨拉图氏(259),〔萨拉图〕似即萨喇图之异译。【人】萨喇图阿海,清正蓝旗人,世居叶赫,从征耿精忠阵亡,赠云骑尉(

  • 愷顔

    读音:Kǎiyán清代满族姓氏。本为地名,以地为氏。世居恺颜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

  • 諾延

    读音:Nuòyán金代女真族姓氏,乃金女真族之白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本为部落名,后以为氏。《续通志》亦注: “本辽诺延瓜部,《列传》诺延温都思忠,本名伊喇布,阿卜萨水人,从太祖伐辽

  • 成子

    读音:Chéngzǐ【源】 商汤之师成子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)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 收载;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考》亦收。其注云: “以祖辈名号为姓氏。‘汤师成子之后’。”汤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