凱
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62)。 ②裕固族姓(198)。【布】 山东新泰(359)、甘肃肃南(198)、台湾台北(68,261)、北京、山东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广东之新会,山西之大同、榆次,新疆之塔城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裕固族有此姓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亦收藏; 《姓氏词典》 引《新元史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元代有凯霖。
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62)。 ②裕固族姓(198)。【布】 山东新泰(359)、甘肃肃南(198)、台湾台北(68,261)、北京、山东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广东之新会,山西之大同、榆次,新疆之塔城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裕固族有此姓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亦收藏; 《姓氏词典》 引《新元史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元代有凯霖。
读音:Hóngyì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洪扬子沟(23,63,180)。【变】 后改为洪氏(180)。【人】 清镶黄旗满洲马甲福星保之妻为宏义氏(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洪扬子沟地方,乃满
读音:xíng chéng【综】 《史记》有形成氏(7,9,60)。或后改为形氏(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据《姓解》注云: “《史记》有形成氏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A-wàilóng【综】 西藏察隅僜人姓(171)。
读音:Yàng【源】 “南蛮”姓,见《唐书》(60,62,63)。【布】 上海有此姓(9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海、湖北之利川、辽宁之昌图等地有分布。汉族、藏族、土家族有此姓。《新编千家姓》
读音:Bùlámù【综】 清驻防索伦正红旗有布拉穆氏(259,260)。一作〔卜拉木〕(438)。【人】 布拉穆巴西萨,清索伦正红旗人,封号塔尔济巴图鲁(72)。
读音:qiū mù líng丘穆陵氏,后改为穆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历史上代北地区罕见之三字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。其注“丘目陵”据《魏书·官氏志》 云:“亦作丘穆陵。丘穆陵氏后改为穆氏。”
读音:Hédòulíng【源】 ①少康子龙留居仍,为窦氏,其后裔入鲜卑拓拔部,居南境代郡,号没路回,为没鹿氏。北魏武帝命为纥豆陵氏,见《路史》(27,60)。一说,西魏赐窦炽之先为纥豆陵氏(27,60
读音:dì【源】 ①相传为上古医师弟父之后(60,62)。②汉武帝时太常新畤侯赵弟之后(60,62)。③汉时羌人姓(242)。【布】 山西垣曲(62)、曲沃(60)、台湾台北(64,261)等地均有此
读音:sì dòu【源】 高车族俟汾氏之后有俟豆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普莫那单于之后俟豆归称大单于,因氏,见《通考》(17,62)。【变】 一作〔佚豆〕(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
读音:Túgǔlè【综】 元时人姓。元太师广平贞宪王之妻图古勒氏封王夫人(24)。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太师广平贞宪王妻图古勒氏。”此“以姓为氏”,未详其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