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Cóng

【源】①尧伐崇、枝、胥、敖四国,后有丛氏,见《国名纪》(17)。又,唐尧时有丛枝,其后有丛氏(60,62)。②汉秺侯、匈奴休屠王之太子金日磾之后,迁丛家岘(今山东文登境),遂以丛为氏,见《池北偶谈》(60,62)。③满、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(344)。【望】许昌(17,418)。【布】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1%。尤以山东多此姓,约占全国汉族丛姓人口87%。【人】丛鐇,南北朝时许昌人,滁州刺史(15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黄骅,山东之昌乐、东平、平度、平邑,辽宁之清原,山西之大同、阳泉,陕西之韩城,湖南之益阳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蒙古族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其源: ①其注据《庄子》 云: “尧时有丛枝。丛姓始此。”②其注据 《池北偶谈》云: “又,相传汉金日之后。迁山东文登县之丛家岘 (按: 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引作 ‘……文登县之家岘’,误) 遂以为姓。望出许昌。”

南唐有丛��, 许昌人; 明代有丛兰, 弘治进士,官南工部尚书; 又有丛文蔚,隆庆进士; 又有丛叔模,诗人 ( 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引作 “丛叔横”,误)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哈齊里

    读音:Hǎqílǐ【综】 清满洲人姓。哈齐里喀勒崇阿,清满洲人,乾隆间官至荆州左翼副都统(61)。《姓氏词典》 据 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满族姓。清乾隆时荆州左翼副都统喀勒崇阿姓

  • 读音:Lǚ/Leu,Lyu【源】 周穆王时司寇吕侯之后有侣氏(17,62)。【布】 浙江上虞(279)、台湾桃园(64,68,261),北京、内蒙古额尔吉纳左旗、陕西富平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侣钏,明

  • 哈爾察

    读音:Hǎěrchá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三派,出尼玛察、海兰、叶赫等地(23,63,180,260)。【人】 清镶黄旗满洲闲散色木泰之妻为哈尔察氏(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散处尼玛察、海兰、叶

  • 读音:Lì【源】 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古有笠泽之地,当因居于笠泽(或指太湖)之滨而得姓;或指物(笠帽)为姓(91)。【布】 台湾高雄(68,261)、香港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

  • 通阿拉

    读音:Tóngālā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倭济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清镶白旗满洲委前锋罗福寿之妻为佟阿拉氏(260),〔佟阿拉〕似即通阿拉之异译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倭齐地方,乃满

  • 读音:Bāo包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,据说为包羲氏之后。包羲氏即伏羲,传说他发明了八卦。另说为春秋时楚国大夫申包胥之后。二是改姓,丹阳包氏,本姓鲍,王莽时避乱改为包姓,成

  • 读音:Zhuó/Jwo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台北有此姓(64)。

  • 读音:xū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【望】 蒙城(17,418)。【布】 福建泰宁(295)、河南临颖(339)、湖南湘潭(373)、台湾台中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云

  • 的底

    读音:Dìdǐ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
  • 羅古爾

    读音:Luóɡǔ’ěr【综】 土族姓。土语“罗古尔”义为菜籽。世居青海互助,汉姓为罗(195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