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hé

【源】 ①系自子姓。春秋时宋国向戍为左师,食采于合(故城在今山东滕县东北),谓之合左师,后以邑为氏(6,11,15,17)。②回族姓(380)。云南回族合姓,亦通哈姓(105)。③朝鲜族姓。【望】 冯翊(17,60,418)。【布】 河南卫辉(287)、洛宁(294)、林县(343)、山东新泰(359)、台湾台北、高雄(64,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合举,明时宣德中任河北鸡泽知县,见《大同府志》(15,1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晋城,新疆之塔城,广东之吴川,广西之灌阳,云南之邱北、通海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回族,彝族、傈僳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,归 “入声” 部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“子姓。宋向戍食采於合,为宋左师,故谓之合左师。望出冯翊。”此以邑为氏 (按: “向戍”,《中文大字典》 引 《万姓统谱》 作“向成”; 《姓氏词典》 作 “向戌”,皆误)。向戍,春秋时宋国执政,宋桓公之孙,故为子姓。②回族之合姓,则名 “阿合麦德” 所改。因宗教原因,回族多有名阿合麦德者,或取第二音节谐“” 而为单姓,后又改为 “”。

汉代有合欢; 元代有合赞、合答安; 明代有合举,鸡泽知县; 又有合鸾,蒙阴知县; 清代有合揆,雍正丁未进士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密藏

    读音:Mìzàng【源】 西夏人姓。或即没藏氏(240)。

  • 读音:Huàn/Huann,Hwan【源】 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或以水名为氏,涣水,源出河南陈留县境(河南开封东南)(62)。

  • 阿伏于

    读音:ā fú yú代北姓,后改为阿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历史上代北地区罕见之三字姓,《魏书·官氏志》收载。(按: 疑此即 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所收之“阿伏干”,盖因 “干”、“于”形近而

  • 再瓦尼

    读音:Zàiwǎ’ní景颇族姓氏。本指吟咏史诗的民间芝人,以之为姓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景颇族》。

  • 伊嚕勒昆

    读音:Yīlūlèkūn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本为部落名,“以部为氏”。《元史·孝友传》有玛雅勒呼,即姓此氏。

  • 读音:chá【音】 又音Chà(17)。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6,7,9,12)。或为审察之职者以为氏,见《姓氏寻源》(17)。【望】管城(17,418)。【布】江西宁都(280)、浙江上虞(279)、福

  • 鞠特

    读音:Jūtè【综】 清正白旗蒙古护军喇拜都之妻为鞠特氏(260)。

  • 翁鈕囉

    读音:Wēngniǔluō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二派,出叶赫、大凌河等地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翁钮络〕(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叶赫及大凌河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

  • 詹伯

    读音:Zhānbó【源】 周大夫詹伯之后,见《姓谱》(17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收载;《姓氏词典》亦收,其据《姓谱》注云:“以祖辈名号为姓氏。周大夫詹伯之后。”(按:詹,国

  • 读音:Tí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江西之新余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此姓系新余市渝水公安分局提供,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