喀柳
【综】 苗族姓。喀柳,贵州黄平县一地名,以地为氏,汉姓为龙(116)。
【综】 苗族姓。喀柳,贵州黄平县一地名,以地为氏,汉姓为龙(116)。
读音:yōu【源】 ①周时燕国始君召公之后,见《路史》(60,62)及《姓苑》(17)。攸,春秋时楚大夫之采邑,即古攸县(故城在今湖南攸县),后因氏,见《姓考》(17)。【望】 燕郡(17,418)。
读音:Ālābiānqiān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索伦(23,63,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索伦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读音:zǐ wǔ【源】 系自姓。春秋时楚庄王之子公子午,字子庚,其后以为氏(4,6,7,12)。【人】 子午明,春秋时齐大夫(4,6,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
读音:bèi【源】 邶,原系地名,即商时鄁地,商都也,周武王灭商后,分其地为三,由武王弟管叔、蔡叔、霍叔监管之。纣城以东谓之邶,封纣王之子武庚于此,由霍叔监管。后三监叛,周公伐之,并其地为卫之邶国(故
读音:xián【源】 古有咸国(故城在今河北濮阳东南60里之咸城),春秋时为鲁大夫之采邑,因氏(17,60)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并注其源。①其据 《姓谱》 注云: “以地名为姓氏。鹹 (咸),春秋
读音:Hèbágā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解》 收载,未详其他。
读音:Hèqíkèlī【源】清时黑龙江下流赫哲族人姓(429)。
读音:Xiāng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,9,12,15,17)。【望】齐郡(418)。【布】安徽淮南(362)、广东顺德(363)、台湾台北(68,261)、四川成都(91)、武胜、梓潼、垫江等地均有
读音:Zé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北京、四川成都、湖北武汉等地均有此姓(9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湖北之武汉、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
读音:Wó/Uo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江苏武进(314),安徽淮南(362)等地均有此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