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Guó

【源】 ①夏禹之御者国哀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当为国姓之始。②系自姜姓。春秋时国氏为齐之卿族,且世为上卿,子孙沿其氏(21,60)。一说,齐太公之后有国共伯,天子命相齐为国氏(6,9,12)。③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郑穆公之子发,字子国,子孙以王父字为氏(6,9,12,17,60)。④春秋时卫公族亦有国氏(60)。⑤古朝鲜半岛上百济国大臣八姓中有国氏(9,11,17,60)。⑥清满洲八旗姓郭罗氏后改为国氏(160)。今满族姓(344)。⑦新疆锡伯族郭罗罗氏,汉姓为国(201)。⑧彝(129)、蒙古(344)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 下邳(17,418)。【布】 分布很广。尤以山东多此姓,约占全国汉族国姓人口63%。【人】 国佐,春秋时齐大夫(17,21)。国渊,三国时魏盖人,魏武时官司空椽,累迁太仆(6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分布较广: 今北京,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景县,山东之鱼台、平度、昌乐、平邑、龙口,辽宁之清原、建平,内蒙古之乌海,山西之太原,贵州之江口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锡铂族、傈僳族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 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,归 “入声” 部。其源不一: ①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路史》 云: “禹之御有国哀。” 当为国姓之始。②或出自姬姓,郑樵注云: “国氏,姬姓,郑穆公之子公子发字子国,其后以王父字为氏。” ③或出自姜姓。郑樵又云: “齐有国氏,姜姓。其先共伯,齐之公族也。” ④ 《姓氏考略》 云: “卫亦有国氏。”卫乃康叔封国,故此亦当系出姬姓。⑤又,为百济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云: “百济大臣八姓有国氏。” ⑥锡伯族之国姓,由果洛罗氏所改,盖取其首音谐“” 而为单姓。

春秋齐有国佐; 汉代有国由,长安人; 三国魏有国渊; 金代有国用安,淄川人; 明代有国璧; 清代有国涵,任寿光县训寻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伍参

    读音:wǔ shēn楚伍参之后,支孙以为氏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
  • 勿吉

    读音:wù jí【源】 勿吉,古族名,北魏时分布在今松花江、牡丹江流域及黑龙江中下游,东至日本海,南抵长白山,与高句丽相接。隋唐时称靺鞨。以部为氏(60,62)。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

  • 燭龍

    读音:Zhúlóng【综】唐时吐蕃部姓,有烛龙莽布支,见《唐书》(51,62,63)。历史上吐蕃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据《唐书》注云: “吐蕃有烛龙氏。”未道其详。

  • 贺娄

    读音:hè lóu本代人,以国为氏。孝文改为娄氏。亦作楼氏。(见《姓谱》)贺娄,代人,本居漠北,以国为氏,孝文改为娄氏。(见《尚友录》)

  • 读音:miá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2)。【人】 眠民悦,明永乐乙酉进士(24)。罕见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初见於《姓苑》。未详其源。明代有眠民悦,“永乐乙酉选二甲杨相等二十

  • 烏古論

    读音:Wūgǔlún【源】 ①乌古论,辽时女真人部落,出虎水完颜部东南,当以部为氏(24,71)。②金时赐包长寿、包世显等为乌古论氏(24,71)。【望】 陇西(71)。【变】 ①亦作〔吾古论〕、〔吾

  • 读音:Pà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现行罕见姓。今山东之平度有分布,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張包

    读音:Zhāngbāo【综】 现代罕见姓。系由张、包两单姓所合成。今江苏无锡有此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今南京有此姓。”未道其详。

  • 无娄

    读音:wú lóu小邾子后有无娄氏。(见《路史》)《左传》有莒大夫无娄修胡。(见《广韵》)今琅邪有此姓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

  • 唐古忒

    读音:Tánggǔtè清代蒙古族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收载,其注云:清蒙古镶红旗人丰伸部(按: 部,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作“布”)姓唐古忒氏,乾隆间攻台湾之林爽文有功,官至西安右翼副都统。(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