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剌
【源】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外剌氏(13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乌拉(24)。
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 收载; 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译作“乌拉”,姑兼收以备考。
【源】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外剌氏(13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乌拉(24)。
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 收载; 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译作“乌拉”,姑兼收以备考。
读音:Zhuōqǐtè【综】 清正白旗蒙古马甲乌勒兴阿之妻为卓启忒氏(260)。又,清正蓝旗蒙古护军额僧之妻为卓起特氏(260),〔卓起特〕似即卓启特之异译。
读音:Mièérjídǎi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注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云:“蒙古族姓。元武宗时历官江浙、江西、河南等行省平章政事伯颜,姓此氏。”疑此即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所收之“默勒吉岱” (
读音:qú tán僧伽提婆,罽宾人,姓瞿昙氏。(见《世说注》)。瞿昙氏,西域天竺国人,唐司天监瞿昙误子晏,为冬官正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诸方复姓》)
读音:Ālū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索伦地方,为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(按: 金代女真族有阿鲁氏。满族之阿噜氏或其后裔耶?)
读音:Biànjiā【综】 清镶黄旗满洲领催德保之妻为卞佳氏(260)。
读音:sà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。其据 《姓谱》 注云:“以器具为姓氏。钑,古代一种兵器,即短小的矛,也用为家具。”
读音:Kùbùkè【源】 ①元时蒙古人姓(23)。②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乌噜特(一作兀鲁特)(23,63,260)。历史上蒙古族姓氏。本元代蒙古族姓。至清,编入蒙八旗,乃蒙八旗姓氏之一。世居乌噜
读音:guàn qiū【源】 毌丘,为春秋时卫国之邑(故城在今山东曹县南),以地为氏(60,62)。一说,毌丘为古时贯国(故城在今山东曹县南10里),后属宋地。毌,古与贯通,盖古字从省,贯去贝为毌,以
读音:Bùzī【综】 彝族姓。四川凉山地区有此姓(132,208)。
读音:Huán【音】 又音寰(Huán)(62,91)。【源】 ①黄帝之裔有澴氏,见《姓谱》(21,62,63)。黄帝之子得姓者14人,其中有嬛。或嬛,澴相通(62)。②澴水(音Huán),源出河南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