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羅科
读音:Duōluókē
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(23,63)。【人】 多罗科苏班岱,清镶黄旗人,世居义州,顺治初授三等男(23)。
清代满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清初,满八旗之镶黄旗人苏斑岱,即姓此氏。世居义州地方,为满八旗姓氏之一。
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(23,63)。【人】 多罗科苏班岱,清镶黄旗人,世居义州,顺治初授三等男(23)。
清代满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清初,满八旗之镶黄旗人苏斑岱,即姓此氏。世居义州地方,为满八旗姓氏之一。
读音:Luá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或为栾之讹字。台湾南投、花连、台东等地均有此姓(68,261)。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河北之景县、昌黎、黄骅,山东之昌乐、平邑、龙口,山西之太原,湖北之监利、
读音:huǎn【源】 系自芈姓。春秋时楚公族之后有㬊氏(8,11,17,60)。【望】 荆州、邱陵(12,17,21),江陵(418)。【布】 唐时荆州多此姓(7,60)。【人】
读音:Wěi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一说,宋时有太府卿赵鼎臣者,异名苇溪翁,其后或因以为氏。或以草名为氏,如、莠、蒍之类(62)。亦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【布】 甘肃永昌(392
读音:sū bá鲜卑有苏拔氏。(见《后汉书·南匈奴传》)
读音:Bǔdí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狄俄耶尔家支(375)。
读音:xī jié敕勒之别部,在同罗北、仆固东,以部为氏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
读音:Zéyìlāpǔ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阿杜尔仆家支(375)。
读音:Jiějué【综】 彝族姓。原居四川金阳德西德咱的白彝,后徙四川雷波,汉姓为杨(132)。
读音:Duàn段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,源于姬姓。段姓始祖是共叔段,共叔段为春秋时郑武公少子,兵败死于共国之后,共叔段孙辈就以祖父字为氏。二是源于李姓,为段干氏所改。据说
读音:péng xì秦武王元年,伐彭戏氏于华山下,居平阳宫。(见《史记·秦纪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