嫪
【音】 又音樛(Jiū)(17)。【源】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(12)。【望】邯郸(17,60,418)。【布】河南潢川有此姓。【人】嫪毒,秦庄襄太后之嬖人(6,7,21)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甘肃之酒泉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,其注云: “郎到切。”(按: 从女者, 姓也。秦有嫪毐。)
【音】 又音樛(Jiū)(17)。【源】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(12)。【望】邯郸(17,60,418)。【布】河南潢川有此姓。【人】嫪毒,秦庄襄太后之嬖人(6,7,21)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甘肃之酒泉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,其注云: “郎到切。”(按: 从女者, 姓也。秦有嫪毐。)
读音:qǐ tè【源】 北魏时鲜卑人慕容氏别部有乞特氏,见《后燕录》(60,62)。至宋时西夏国中鲜卑人仍有此姓(95)。历史上鲜卑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据《后燕录》注云:“慕容氏别部有乞特
读音:Dōng qiū【源】 以所居为氏(60)。今湖南零陵西南有东丘故址。【变】亦作〔东邱〕(6)。【布】晋时郯县(故城在今山东郯城西南30里,或今江苏丹徙)有东丘姓,见《姓苑》(6,60)。【人】
读音:Jié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临汾、云南之景谷等地有分布。汉族、傣族姓氏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有载; 景谷县公安局亦提供,未详其源。
读音:Shǐbǔ【综】 土族姓。汉姓为史(195)。
读音:Dédūliè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德都哷地方,居者以地为氏,为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
读音:Wūléngwū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《南村辍耕录》译作“兀鲁兀”。
读音:Zhuānyú【源】系自风姓。伏羲氏之后封于颛臾(故城在今山东费县西北80里之颛臾村),为鲁附庸,子孙以国为氏(7,12,17,60)。【变】后有去颛改为臾氏者,亦有去臾改为颛氏者。亦作歂(12
读音:Dūpǔ彝族姓氏。本氏族名,或以代姓。或称“都卑普”,即蜂 (氏) 族,后或改汉姓王、钱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彝族》。
读音:zhōng yě【源】 ①系自子姓。周时宋微子之后,见《潜夫论》(6,12,17,60)。 ②汉时西羌别种党项羌有中野氏(60,62)。 【人】中野彪,春秋时楚文王御史(2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
读音:Wúzhākù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据 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注云: “满族姓。清乾隆时正定镇总兵明泰,姓此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