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Chūbáidà【综】 藏族姓(房名)。四川阿坝州南坪、平武等地均有此姓,汉姓为杜(249)。
读音:Wūguǐ'nà蒙古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蒙古族》 收载。后或改为单姓“杨”。盖“乌古纳”之汉意为“羊”,遂或取其汉意“羊”之音,谐以汉姓 “杨” 而得。
读音:Xiǎochén【源】 春秋时齐桓公之处士小臣稷,见《韩非子》(1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氏急就篇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《韩非子》有小臣稷,春秋时齐处士,齐桓公知其贤,五次
读音:Niǎn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9,11,15,21)。汉时有刘向者,因以父德任为辇郎(汉制官名、引御辇者),当以官为氏(60,62)。②满族姓(344)。【望】河南(17,418)。【布】河北隆
读音:Yīqíěr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作“亦乞列歹”。
读音:Tàn【综】 源出不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元史》、《新元史》 收载,其注称:“元有探进、探马赤。” 未详其源。
读音:Bìhán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罕见复姓,后改为 ‘邗’ 姓,一作 ‘馥邦’。”(按: “馥”与“馝”音同,馥邗,当即 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所收之“馝邗”,一作“馝邘”、
读音:Lùpí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氏急就篇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《列仙传》 有鹿皮公。
读音:zǐ wǔ【源】 系自姓。春秋时楚庄王之子公子午,字子庚,其后以为氏(4,6,7,12)。【人】 子午明,春秋时齐大夫(4,6,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
读音:qǐ夏后启之后。(见《姓苑》)楚公族有启氏。(见《路史》)启氏,姒姓,夏启之后也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名为氏》)▲<明>启和,正统中雩都训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