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sì

【源】 ①邿,周时小国(故城在今山东济宁东南邿亭),春秋时灭于鲁,国人以为氏,后去邑为寺(17)。②寺人为古时官名,宫中侍御之人,掌王之内及女宫之戒令。古寺人之后有寺氏、寺人氏(7,9,60)。亦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【望】 睢阳(17,418)。【布】 北京、上海(91)、江苏武进(314)、台湾云林(64,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上海,山西之太原、长治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亦收载,其注引 《姓氏考略》云: “古寺人之后有寺氏,有寺人氏。”

春秋时越有寺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有熊

    读音:Yǒuxióng【源】 黄帝开国于有熊(故城在今河南新郑),因以为氏,见《姓源》(15,17)。 【望】高阳(17,418)。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引 《姓源韵谱》 注云:“以地名为姓氏。‘黄

  • 大隗

    读音:dà wèi【源】 天水有大隗姓,出古帝大隗氏之后,见《姓源韵谱》(17)。大騩氏,或曰泰块。昔者,黄帝访泰块于具茨(即具茨山,在今河南禹县北,一名大騩山),其后有隗氏、大隗氏(3)。大隗氏当以

  • 綦公

    读音:Qígōng【综】元时有綦公直,益都乐安人,世业农,至元五年为益都劝农官,累官辅国上将军都元帅宣慰使(21,63)。亦作綦氏(61)。

  • 彤魚

    读音:Tóngyú【源】 彤鱼,古国名。黄帝次妃彤鱼氏生夷鼓,为黄帝第三妃,见《国语》(7,11,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肜鱼〕(9,17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据《国语》注

  • 巴圖喀喇

    读音:Bātúkālǎ元代色目人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有载。当为喀喇氏之分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·元·以部为氏》注“喀喇”云: “本喀喇部,即汉高车国也。《列传》 博果密,世为喀喇部大人。

  • 雅爾薩喇

    读音:Yǎěrsàlǎ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黑龙江雅尔库哩村(23,63,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黑龙江雅尔库哩村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

  • 訛羅

    读音:Éluó【源】 西夏人姓(23)。【人】 讹罗绍先,西夏时殿前太尉(24,31)。

  • 温登額

    读音:Wēndēng’é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黑龙江(23,63,180,260)。

  • 叱李

    读音:chì lǐ【源】 代北姓。见《广韵》(27)。一说,叱李、叱利、叱列本一姓(70,242),源出高车族(242)。【变】 后改为李氏(17,27,242)。【人】 叱李长叉,隋时上柱国,开皇二

  • 读音:Chuǎn【源】 分自歂姓(91)。【布】 湖北武汉有此姓(9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湖北之武汉有分布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罕见姓,现代武汉有,一说出自歂姓,古字歂、喘相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