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巴雅喇

巴雅喇

读音:Bāyǎlǎ

【源】 ①元时蒙古人姓(24),至清,蒙古八旗仍有此姓,凡六派,出察哈尔、扎鲁特、克尔伦、厄鲁特、喀拉沁、科尔沁等地(23,63,260)。 ②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(256)、驻防宁古塔镶蓝旗(260)中均有巴雅喇氏。 ③伊尔根觉罗氏,居东寨者均改为巴雅喇氏(23)。【变】 清驻防杭州之镶黄旗有巴牙喇氏(256),〔巴牙喇〕似系巴雅喇之异译。【人】元时江西廉访师克恭妻为巴雅喇氏(24)。


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为蒙古族姓氏。元代蒙古族有此姓,“以姓为氏”。元江西廉访使师克恭妻巴雅喇氏; 入清,蒙古族巴雅喇氏,散处察哈尔、喀喇沁等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②清代满族巴雅喇氏多因改姓而得——本为伊尔根觉罗氏,东寨改为巴雅喇氏。瑚什布本姓无考,为莽爱养子,改姓巴雅喇氏。③锡伯族姓氏。后或改为单姓 “”、“”、“”,盖取巴雅喇氏之首音谐以白、拜、巴等字而为姓。

一作 “巴雅拉”。清康熙时川陕总督博霁,姓巴雅拉氏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Wú【源】 楚熊渠之后,号无庸,其后为氏(15,21,63)。橆即无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太平图话姓氏综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云: “源于芈姓,楚熊渠之后。” 《汉语大字典》收有此字,其

  • 章商

    读音:zhāng shāng【源】 夏禹之臣有章商氏,见《岳渎经》(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据《岳渎经》 注云: “禹臣有章商氏。”

  • 白楊堤

    读音:Báiyángdī《姓氏词典》 有载。其注“白杨提”据《太平图话姓氏综》云: “吐谷浑姓,又作白杨堤、白扬题。北魏有白杨堤·度汗。”

  • 读音:Sǔ【源】 见《直韵》(17,62)、《万姓统谱》(15,21)及《玉篇》(80)。极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;《玉篇》亦收,其注云:“ ‘思主’ 切,姓也。”未详其源。《中

  • 读音:bì【源】碧阳君之后,见《姓苑》(60,63)。【布】明时涿州有此姓(60)。今安徽淮南(362)、江西新干(400)、台湾台北(68,261)、内蒙古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碧潭,明洪武中河北大名

  • 毋婁

    读音:Wúlóu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觿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即毋楼。”亦作“无娄”、“无楼”。

  • 读音:dí【源】 源出不详,或系籴之俗写。台湾彰化、台北等地均有此姓(68,261)。虞封黄帝后有籴氏。(见《路史》)籴氏,晋大夫籴茷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)

  • 读音:Xù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2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祁县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 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菟賴

    读音:Tùlài【综】 代北姓。后改为就氏(12,27,44,60)。亦作〔菟颊〕(7),〔寃赖〕(17,27),均误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后改为单姓“就”。

  • 布爾圖

    读音:Bùěrtú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克什克腾(一作克西克腾)(23,63,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克什克腾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