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Kāng

康姓的来源主要有四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氏。汉代时,康国和康居国的王子到中原定居,后代以康为姓。二是以谥号为姓氏,源于姬姓。文王幼子初受封于康,称康叔,后又称卫康叔,死后谥号“”。其王族有以祖上谥号命姓者,称康氏。三是改姓。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,为避讳,诏天下匡姓人改姓康。四出自其他少数民族。古时突厥、女真以及今瑶、土、羌均有康姓。

康姓最早发源于卫国,辖今河南东部、山东西部、河北西南部一带。秦时,康姓主要徙居陕西、山东二地。魏晋南北朝时期,甘肃康姓,徙居蓝田(今陕西蓝田西),后渐向东南迁移。唐代,康日知被封会稽王,康姓在今浙江绍兴繁衍昌盛,发展成望族。明代,康姓作为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姓氏之一,分徙于河北、河南、山东、安徽、江苏、湖北等地。清代开始,康姓有人迁至台湾,后又移居海外。今日康姓尤以安徽、四川、甘肃、山东、陕西等省居多。

康姓历史人物有康泰,三国吴人,为中国早期去海外的旅行家之一。曾出使扶南(今柬埔寨)等国,并曾在扶南会见天竺(即今印度)使臣。撰有《吴时外国传》。康进之,元戏曲作家。曾作《水浒》杂剧,今存《李逵负荆》。康海,明文学家、戏曲作家。为弘治间文坛十才子之一,又为“前七子”之一。康有为,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领袖。博通经史,探索西学。与梁启超、谭嗣同等全力推动新政。曾参与“张勋复辟”事,很快就失败了。擅长书法,字体豪放,自成一家。其诗风格雄健,意境宏阔,反映了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。有《新学伪经考》《孔子改制考》《大同书》等著作数十种。

康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八十八位。


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周文王第九子、武王同母少弟卫康叔之后,支孙以谥为氏(7,9,11,12,17)。或说,康叔之子王孙牟,谥康伯,子孙遂以为氏,见《唐康府君墓志》(7)。②周定王之母弟刘康公,亦称王季子,其后以康为氏(17,62)。③蓝田康氏(242)、西胡康氏(78)均出自康居国。汉时西域康居(亦称康里),地处今哈萨克斯坦的巴尔喀什湖与咸海之间地区,唐时称康国,其国人入中国者,以康为氏(60,78,91)。④柳城康氏,出自突厥人(60,62,242)。⑤金时女真人纳喇(亦作纳兰)氏,汉姓为康(71)。清满洲八旗姓赫舍里氏后改为康氏(180)。今满族(344)、锡伯(433)等均有此姓。⑥宋初匡氏为避宋太祖赵匡胤之名讳,改为主氏,政和中以民姓主为嫌,改为康氏(7,17,60)。⑦达斡尔族华力提氏,汉姓为康(189)。⑧瑶(118)、彝(380)、蒙古(344)、东乡(211)、土家(387)、回、羌、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 京兆、东平、会稽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23%,为中国人口最多一百个姓之一。尤以安徽、四川、陕西、甘肃、山东等省多此姓,上述5省康姓约占全国汉族康姓人口63%。【人】 康安,东晋末前赵时黄门侍郎(21)。


现行常见姓氏。分布很广: 今北京,河北之景县、尚义,山东之平邑、龙口,山西之太原,湖北之监利,安徽之泾县,广西之田林,云南之河口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朝鲜族、拉祜族、土家族、达斡尔族有此姓,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 “ 《清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姬姓。卫康叔支孙以谥为氏。望出会稽、东平、京兆。”②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梁书·康绚传》 云:“汉臣西域,康居遣侍子待诏河西,因留,其后氏焉。” 此则出自西域,以国为姓。康孟详是也。又,《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》: “ (康居),古国名,与大月氏同族,领有今新疆北境至俄领中亚之地。” ③康国人来中国而留居者,或以康为姓。唐代康谦即是。唐之康国,在今乌兹别克斯坦之撒马尔罕一带。当亦来自 “西域”,以国为姓。④或来自突厥族。《姓氏考略》 引 《隋书》 云: “突厥有康姓。” ⑤或为匡氏 (主氏) 所改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·总论·有故改氏》载: 宋初,匡氏避太祖讳改为主氏。政和中,诏 “民间不得以 ‘主’ 为姓”,因改为康氏。⑥达斡尔族之康氏,疑其乃呼尔拉特 “哈拉” 之意译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达韩尔族》。

三国时蜀汉有康橎,江原人;南朝宋有康穆,秦梁州刺史; 金代有康赐,宁晋人,监察御史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陳袁

    读音:Chényuán【源】 陈袁氏、咸氏、舀氏、庆氏、夏氏、宗氏、来氏、仪氏、司徒氏、司城氏,皆为妫姓也,见《潜夫论》(5,63)。

  • 申章

    读音:shēn zhāng【源】 ①春秋时齐公族之后,见《路史》(17,60)。②春秋时楚国有申章氏,见《新序》(60)。【人】 申章昌,汉时楚人,长沙王太傅,传《穀梁春秋》,徒众尤盛(7,9,21)

  • 读音:Jī《中文大字典》收载。其注引 《广韵》云: “嵆,姓也,出谯郡。”(按:嵆,当为嵇之异体字,故嵆氏当与嵇氏同。详见“嵇”条。)

  • 冲武哩

    读音:Chóngwǔli【综】 清正白旗满洲养育兵赫升额之妻为冲武哩氏(260)。又,阿达哈哈番甘公之妻为崇额里氏(410),〔崇额里〕似即冲武哩之异译。

  • 读音:shù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15,21,62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转引 《姓苑》 收载;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谱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Hē现行罕见姓氏。今辽宁之黑山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二十五史人名索引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唐代有诃论、诃陵迦; 宋代有诃散。

  • 读音:huà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,9,15)。【望】 京兆(17,418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转引 《姓苑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阿顏覺羅

    读音:E-yánjuéluó/Ayan Gioro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十派,出叶赫乌苏村、额尔敏、瓦湖木、赫图阿喇、费雅郎阿、福齐希美佛赫、西占和罗、叶赫、大郎村、东等地(23,63,180,26

  • 綽璞佳

    读音:Chuòpújiā【综】 清镶黄旗满洲马甲鄂伦之妻为绰璞佳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Ěr【综】 白族姓。世居云南洱海地区(91)。亦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称: “罕见姓,云南洱海一带白族人姓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