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Xú

徐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氏,源于嬴姓。伯益辅助大禹治水有功,其子若木被封于徐国,后世子孙遂以国为姓。二是徐偃王的后代。徐,古族名,为东夷之一,后建立徐国,子孙以徐为姓。三是李姓所改。如五代时李昇改姓徐,其后代遂以徐为姓。

先秦时期,徐姓活跃于安徽、江苏、河南、山东等地。魏晋南北朝时期,徐姓已经迁徙至河北、山西、甘肃、江西、广西、四川、湖北等地。唐时,徐姓始入居福建和广东,明末迁入台湾。宋元明时期,徐姓在江西、浙江、江苏、福建四省繁衍最盛,尤其在江苏,形成了五大望族。

徐姓历史人物有徐干,东汉末年文学家,建安七子之一。诗赋俱佳,后人辑有《徐伟长集》。徐陵,南朝文学家。他是宫体诗的代表作家,其诗歌骈文,轻靡绮艳,与庾信齐名,编有《玉台新咏》,后人辑有《徐孝穆集》。徐霞客,明代杰出的旅行家和游记文作家,《徐霞客游记》既有地理学价值又有文学价值。徐光启,明代科学家,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,尤以农学、天文学见长,编著有《农政全书》等。徐渭,明代杰出文学家、书画家。擅长水墨花竹,兼善人物、山水。自称书法第一,而长于行草,有《徐文长全集》。徐悲鸿,现代著名画家、美术教育家。少时勤奋学画,留法学成后将中西画法融为一体。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工作。国画、油画、素描兼善。以画马驰名中外。

徐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一百五十位。


【源】 ①系自嬴姓。古帝颛顼之后,皋陶之子伯益佐禹治水有功,封其子若木于徐(故城在今安徽泗县北),至徐偃王为周穆王联楚文王所灭,复封其子宗为徐子,后为吴所灭,子孙以国为氏(2,12,15,17,60)。一说,出自黄帝之子14姓之一嬴姓之后(9,21)。②周分与鲁公之殷民六族之一为徐氏,见《左传》(21)。③北地徐氏出自氐人,见《魏书》(242)。④五代十国时南唐开国君李昪,冒姓徐名知诰(60,61)。⑤清满洲人姓。世居抚顺、沈阳等地(23)。又,清满洲八旗姓舒禄氏、徐吉氏、舒穆禄氏等后均有改为徐氏者(180,181)。今满族姓(344)。⑥清高丽人姓。世居噶山(23,260)。今朝鲜族姓。⑦清云南丽江府石鼓土把总为徐氏,系纳西族(253)。⑧清广西思恩府(故治在今广西武鸣西北150里)土司徐姓,得姓于明朝(72)。⑨景颇族勒托氏,汉姓为徐(166)。⑩土族徐卜氏,汉姓为徐(195)。⑪侗(113)、哈尼(128)、彝(130)、回(176,344)、土家(389)、锡伯(201)、达斡尔(229)、蒙古(344)、东乡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 东海、高平、东莞、琅邪、濮阳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1.66%,为中国人口最多19个姓之一。尤以江苏、广东、浙江、四川、山东、江西、安徽等省多此姓,上述7省徐姓约占全国汉族徐姓人口65%。【人】 徐辟,春秋时孟子弟子(21)。


罕见姓氏。《汉语大字典》 收载,其注引 《集韵》云: “徐,姓。”未详其源。(按: 徐,或与“”同,疑乃徐姓之分族。)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Hé【源】 古有盇国,盇即��也。汉景帝封后之兄王信为盇侯,即古盇国地(故城在今山东沂水西北80里),后因以为氏,见《姓考》(17,62)。【变】 与盍同(62)。【

  • 读音:Xī/Shi,Syi【综】 通作犀,(战国策)有犀武,或作屖武(63,80)。

  • 中英

    读音:zhōng yīng【源】 虞有五英之乐,掌中英者,因以为氏(9,11,12,17,60)。一说,少昊氏有六英之乐,掌中英者,以官为氏(6,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

  • 读音:Wěi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姓谱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Ré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桃园、花莲等地均有此姓(64,68,261)。

  • 那木都魯

    读音:Nāmùdūlǔ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源出金时女真人姓纳谋鲁氏,以姓为氏(23)。一说,那木都鲁系地名,以地为氏(61)。凡十一派,出那木都鲁、绥分、浑春、长白山、萨兰、瓦尔喀、哈达、倭济、倭赫

  • 读音:Chái柴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,春秋时齐国有高柴,为孔子弟子,其孙子高举,以祖父名为姓氏。二是少数民族改姓。柴姓发源于春秋时齐国的高邑(今河南禹州)。西汉时柴姓在

  • 温都爾

    读音:Wēndūěr【综】 锡伯族姓。汉姓有温(201,433)、文(201)。锡伯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锡伯族》 有载,后或改为单姓“温”、“文”。盖取温都尔之首音,谐以音近之汉字“温”、

  • 徐吉

    读音:Xújí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徐吉和罗(23,63,180,260)。当以地为氏(23)。【变】 后改为徐氏(18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徐吉和罗地方。本系地名,以地为氏。乃满八旗姓氏之

  • 读音:Wó/Uo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江苏武进(314),安徽淮南(362)等地均有此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