抓
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湖南湘潭有此姓(373)。
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湖南湘潭有此姓(373)。
读音:fēng hú黄帝时善剑者风胡之后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
读音:Jí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氏姓考》 收载。其注云:“系楫姓分族。”
读音:Miègā珞巴族姓氏。出自义都部落,本氏族名,以为氏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珞巴族》。
读音:Lái【源】 ①系自子姓。商之支孙食采于郲(即时来,故城在今河南郑州西北旧荥泽城),因以为氏。其后避难去邑为来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11,21,60)。《史记·殷本纪赞》亦云,契为子姓,其后分封
读音:Jū【源】 春秋时晋大夫郤克,食采于驹(故城或在山西境内),称驹伯,克子錡亦称驹伯,因以为氏,见《左传·类解》(11,17,60)。【望】 河东(17,60,418)。【布】 湖北武汉有此姓(9
读音:Zhènméng【综】 古氏,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
读音:Ézhūt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浩齐特(23,63)。【人】 额珠特和托,清蒙古正黄旗人,世居浩齐特,康熙中从征四川阵亡,赠云骑尉(23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
读音:yǐn【源】 ①引为夏时侯国,子孙以国为氏(21)。亦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 ②春秋时鲁公族之后有引氏,见《路史》(17,60)。 ③北魏孝文帝时改代北古口引氏为引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6
读音:Wū乌姓的来源主要是以官名为姓氏,出于姬姓。少昊以鸟名任命职官,有乌鸟一职,其后人便去鸟字姓乌,称乌氏,是乌姓的最早起源。乌氏最早繁衍发展于今天山东、江苏沿海一带。历史人物有乌获,战国时秦国
读音:xún【源】 见《梁书》(42)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【布】 湖北孝感有此姓。【人】 循景智、循灵祐,五代后梁时庐陵人(2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,《山西人口姓氏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