散术克歹
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陶宗仪 《南村辍耕录》收载; 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译作“森济乌克岱”。
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陶宗仪 《南村辍耕录》收载; 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译作“森济乌克岱”。
读音:Xù/Shiuh,Syu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台北、高雄、台中、宜兰等地均有此姓(64,68,261)。
读音:Wǎshílán【源】 北魏时代北大姓99,其一为乌石兰氏(60,62)。其先为乌石兰氏,后人恐与乌落兰氏相混,乃改乌为嗢(70)。【变】 北魏孝文帝时改嗢石兰氏为石氏(7,27,62,70)。
读音:zhě【源】 ①明、清时云南镇南州阿雄关(故关在今云南南华西240里)巡检司土巡检、罗雄州(故治在今云南罗平)土知州均有者氏,系彝族(253)。《姓氏考略》谓者系云南苗种之姓(60)与《姓觿》谓
读音:Dōnglíng【源】 ①春秋时齐景公时有隐居东陵(故址在今河南固始西南,一说,在湖南岳阳境)者,因以为氏,见《姓苑》(1,7,11,12,17)。②秦时东陵侯召平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1,7,1
读音:sī chéng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春秋时宋武公名司空,国人避讳,改司空官名为司城。宋公子荡为司城,其后曰荡氏,世为司城,因氏(12,60)。一说,宋公族大夫乐喜,字子罕,为宋司城,其后世为司城
读音:Shàngtáng【源】 帝尧之后又有蔷氏、陶丘氏、周生氏、尧氏、上唐氏、高唐氏(19,21)。
读音:qǔ【音】 亦音陬(Zōu)(60)。【源】 取虑氏之后(60,62)。【布】 北京、四川成都、湖北武汉等地均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取希晦,宋时富顺人,淳熙年进士(15,2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
读音:Shíē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唐书》 收载。其注称: “唐有石阿失毕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Hǎn【源】 见《清稗类钞·姓名类》(30)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今傣族亦有此姓。【布】 云南畹町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甘肃之永登、云南之邱北等地有分布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;
读音:Bùkùchǔtì/Bükücüt【综】 蒙古族姓。源出《蒙古秘史》所载布库努特之后裔,内蒙古巴林右旗有此姓(384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