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Shàodiǎn【源】 相传黄帝之父大丛所封之国,国号为少典,其后以国号为氏(17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、《姓氏词典》 俱予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姓氏词典》 注引《
读音:Lěi【源】①秦后有垒氏(60)。②汉时有中垒校尉,掌北军垒门之内,而又外掌西域事之官,子孙以官为氏(60,62)。③后赵有垒澄,本姓裴,后改焉,见《后赵录》(60,62)。【望】河东(17,4
读音:zuǒ xíng【源】 春秋时晋大夫先蔑为左行(左行为官名,三行官之一),其后以官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7,9,17)。【人】 左行恢,汉时御史(7,9,17,2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词典》
读音:fēng hú黄帝时善剑者风胡之后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
读音:Fǔ【源】 ①有虞氏之后有辅氏(60,62)。有虞氏即舜,受尧禅为天子,以其先国于虞,故称有虞氏。②系自姬姓。春秋时晋大夫辅跞之后(6,17,60)。一说,晋智果别族于太史氏为辅氏(12,17,
读音:Chéngzǐ【源】 商汤之师成子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)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 收载;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考》亦收。其注云: “以祖辈名号为姓氏。‘汤师成子之后’。”汤,
读音:Yǒusōng【源】 帝喾次妃之宗国,后因氏(17,62)。有娀,古国,在不周之北,见《淮南子·坠形训》。桀败于有娀之墟,有娀当在蒲州(故城在今晋、陕交界地区),见《史记正义》(87)。【变】
读音:Hǎlǎqítǎdài元代“色目人”姓氏,为元代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陶宗仪 《南村辍耕录》译作“哈刺吉答歹”。
读音:Sīníyě【综】 佤族姓。亦作〔塞泥也〕,世居云南西盟中课寨(160)。
读音:Qū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广东之吴川有分布。此姓系吴川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