橆
【源】 楚熊渠之后,号无庸,其后为氏(15,21,63)。橆即无。
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太平图话姓氏综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云: “源于芈姓,楚熊渠之后。” 《汉语大字典》收有此字,其注引 《集韵》云:“無,《说文》: ‘亡也’。奇字作无,或作橆。”是無、无、橆、本一字,作为姓氏,亦当同,或为一姓之分族。
【源】 楚熊渠之后,号无庸,其后为氏(15,21,63)。橆即无。
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太平图话姓氏综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云: “源于芈姓,楚熊渠之后。” 《汉语大字典》收有此字,其注引 《集韵》云:“無,《说文》: ‘亡也’。奇字作无,或作橆。”是無、无、橆、本一字,作为姓氏,亦当同,或为一姓之分族。
读音:gōng亭名,以亭为氏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罕见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注引《万姓统谱》 曰: “亭名, 以亭为氏。” 䢼亭在今安徽之宣城。
读音:jiàn姓见《姓苑》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据《姓苑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又,今“薦”姓或简作“荐”。
读音:Yáoniǎ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五代史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契丹姓。唐时契丹酋长初为大贺氏,后遥辇氏继之。唐末始移于耶律氏。”
读音:Làng’é【源】 西夏人姓(31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朗鄂特〕(24)。【人】 浪讹进忠,西夏时左枢密(24,31)。浪讹元智,西夏时殿前太尉(24,31)。
读音:Hè贺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改姓。春秋时齐桓公有孙名公孙庆克,其子庆封以父名命氏,称庆氏。西汉末子孙徙会稽山阴,东汉时传至庆仪为汝阴令,其曾孙庆纯官拜侍中,为避汉安帝父亲刘庆名讳,
读音:Hèlǎnggé裕固族姓氏。来自唐代回纥内宰相族姓“胡咄葛”,或别作“虎那格”、“虎朗固”、“呼朗嘎特”等。后或取其首音谐 “贺” 而为单姓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裕固族》。
读音:Bīn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15,21,62)。【布】江西萍乡(371)、台湾台北(64,68,261)、河南洛阳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河南之郑州、湖北之老河口、广东之新会
读音:Zhōulái【源】 春秋时楚之附庸国州来,吴灭之以封季子,季子自延陵徙州来(故城在今安徽凤台北),故日延州来,后因以为氏,见《姓考》(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据
读音:Wéi【综】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国姓氏汇编》(75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读音:yīn【源】 ①因,商时侯国,见《姓考》(17)。周穆王西征,至于因氏,见《穆天子传》(60)。是以国为氏。②周时遂国(故城在今山东宁阳西北之遂乡),春秋时灭于齐,遂人四族有因氏,见《左传》(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