汕
【源】 见《姓谱》(444)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姓谱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【源】 见《姓谱》(444)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姓谱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读音:jì【源】 系自姬姓,春秋时吴王之弟夫㮣之后,子孙因避仇改为既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9,15,17)。②系自子姓。春秋时宋国始君微子启之后,见《潜夫论》(60,62)及《世本》
读音:mǐ【源】 ①靡,商时小国(故城或在今四川盐源),周武王灭靡,子孙以国为氏(17,60,62)。②汉时罕幵(故治在今甘肃天水南)豪族有靡氏,或系羌姓(60,62)。【望】 西平(17,418)。
读音:Cháhāěr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察哈尔为部名,以部为姓(23)。凡二派,出察哈尔、布尔噶苏台等地(23,63,260)。【人】清正白旗满洲马甲鄂勒玻之妻为察哈尔氏(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
读音:Zhuōshēng基诺族姓氏。今云南之景洪有分布,本氏族名,后以为姓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基诺族》 收载。未详其他。
读音:wū zhī乌氏氏,西域人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诸方复姓》)▲<秦>乌氏倮,以畜牧为业。
读音:Mǎngwù/Manghu’t【源】 源出蒙古尼鲁温部的一支,以部为氏(24)。其先剌真八都(亦译淋沁巴丹),以材武雄诸部,生五子,名兀鲁兀台、忙兀、扎剌儿、弘吉剌、亦乞列思。元太祖即位,因其有
读音:Xìzhōu【源】 春秋时晋郄豹(即郤豹)之孙为郄州,因以为氏,见《世本》(4,12)。一说,晋大夫食邑,其后以邑为氏,见《姓源》(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引
读音:Qǐshīmíér【源】 元时色目三十一氏中有乞失迷儿氏(13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克实密尔〕(24)。元代“色目人”姓氏,为元代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。陶宗仪 《南村辍耕录》 收
读音:Jiè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,9)。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姓苑》收载。未详其源。
读音:Hàqǐkè【综】 清正红旗蒙古护军索暖之妻为哈起克氏(26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