皺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长治、阳泉,浙江之椒江等地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长治、阳泉,浙江之椒江等地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Jì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1,15,21)。春秋时晋后有进氏(8,60,62)。【望】 陈留(17,418)。【布】 河北乐亭(334)、四川汉源(336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台北(68
读音:Yìqíjīn历史上罕见之三字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有载,其注“異奇斤”云: “ 《姓纂》 ‘高车十二姓有異奇斤氏。’ 《路史》 作 ‘異其斤’,谓为炎帝参卢后。”
读音:Yòuzǐ【源】 ①春秋时齐公族有右子氏,见《路史》(17,62)。 ②春秋时卫公族有右子氏,见《路史》(17,62)。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据《路史》注云: “春秋时齐、卫公族并有右子氏。”
读音:zǐ fēng郑公子去疾,字子丰,其后为氏,亦为丰氏。(见《世本》)
读音:Dōnglǐ【源】 ①相传古帝栗陆氏之臣东里子之后,见《路史》(17)。②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郑大夫子产居东里(故址在今河南新郑故城内),其支庶因以为氏(6,7,12,17,60)。【望】荥阳(17
读音:Kùn【源】①见《万姓统谱》(15,21)。②清满洲正红旗中有逊氏(260)。【布】北京有此姓(9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山西之忻州有分布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,初见於 《姓苑》,
读音:Liàn【综】源出不详。河南洛宁有此姓(294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 栋,树木名,或以为氏,如榆氏、柳氏、李氏、桃氏之类。)
读音:Nārén现行蒙古族“姓氏”,今黑龙江省之嫩江县有分布。此姓系嫩江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源。“那仁”本蒙古族女性名,美丽之意,其后缀以“娃”,表示女孩( “夫”用以表示男孩),如那仁花、
读音:Tǒngjī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后改为嵆氏。嵆,亦作“嵇”。或作“统稽”。
读音:Dī【源】 ①春秋时晋卿以采邑为氏有铜鞮氏。铜鞮氏之支派又有䧑氏、蹄氏、鞮氏、鲑氏(19,21)。②一说,即古隄字,见《姓苑》(9,12,15)。【变】 一作奃(17)。【望】 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