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南
【源】 其先为齐倡,徒居社南,因以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7,9,12,60)。【望】 扶风,见《集韵》(17)。【布】 古时扶风安陵(故城在今河南鄢陵西北)有此姓(7,12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“以地为氏”。郑樵据《风俗通》注云: “其先齐倡”,徙居社南,因以为氏。“又,《姓苑》云:扶风、安陵有社南氏。”
【源】 其先为齐倡,徒居社南,因以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7,9,12,60)。【望】 扶风,见《集韵》(17)。【布】 古时扶风安陵(故城在今河南鄢陵西北)有此姓(7,12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“以地为氏”。郑樵据《风俗通》注云: “其先齐倡”,徙居社南,因以为氏。“又,《姓苑》云:扶风、安陵有社南氏。”
读音:xī【源】 ①周大夫封于昔(故城在今山西昔阳),因以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7,17,60)。②朝鲜族姓。【望】 汝南(17,418)。【变】 通作夕(60)。【布】 北京、四川成都、湖北武
读音:Dòulǐjít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喀喇沁(23,63)。【人】 窦里吉特罗邦,清蒙古镶红旗人,世居喀喇沁,顺治初从征陕西有功授云骑尉(23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清
读音:Yùěr【源】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阿鲁科尔沁(23,63,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阿噜科尔沁地方,乃清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
读音:Yuánqiū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通志》 收载,未详其他。(按:查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,未见此条,恐有疏漏。姑予收录以备考。)
读音:Sū苏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封地为姓氏,周武王时期,司寇忿生,受封于苏,建立苏国,其后代子孙遂以国名为姓,称为苏氏。二是改姓,北魏跋略氏,改为苏氏。三是少数民族中也有苏氏。苏姓发
读音:Huá滑姓出自姬姓,周天子将一个同姓王族分封到滑(今河南睢县西北)做伯,世称滑伯。后国灭,后人以国名为姓。滑姓历史人物有滑寿,元朝著名医学家。聪明好学,善诗文,通经史,后学医,著有《十四
读音:Xiāo【源】①萧氏本殷六族之一,周成王以封伯禽,其后无闻(7,11,17,21,60)。②系自子姓。商王帝乙庶子微子启,周封为宋公,弟仲衍,八世孙戴公,生子衎,字乐父,裔孙大心,平南宫长万有功
读音:jié黄帝子有结姓,即姞也。(见《世本》)
读音:Mùrèbō景颇族姓氏。意乃 “寨头”,以地为氏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景颇族》。
读音:Diēsháopǔ彝族姓氏。源于氏族图腾,“地阿勺普”,即以凤为图腾的“凤(氏)族”。或以族名代姓;或为单姓“凤”,盖取“地阿勺”汉意而得姓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彝族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