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sù

【源】 ①汉时有治粟都尉,以官为氏(6,12,15,17,60)。②侗(113)、瑶(118)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 江陵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7%。尤以湖南多此姓。【人】 粟举,汉时魏郡太守(6,7,12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阜平、景县,山东之平邑、东平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、长治,湖北之利川,湖南之长沙,广东之新会,广西之田林,贵州之从江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瑶族、侗族皆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,归“入声”部。其源不一:①郑樵注云:“汉有治粟都尉(《姓氏考略》按:‘治粟都尉’,为‘治粟内史’之误),因以为氏。”此以官为氏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亦注:“秦代有治粟内史。掌管财政收入为九卿之一,其后以官为氏。”②或为宿姓所改。《姓氏考略》据《程启充墓志铭》注云:“又有音讹改粟氏者,蜀宿进之后。”宿进,明正德中蜀人(或称:弘治时人),为进士。望出江陵。

三国志·魏志》袁绍魏郡太守粟举;宋代有粟彭年;明代有粟恕,户部尚书;又有粟登,弘治进士;清代有粟千种,康熙乙未进士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duó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2)。【布】 河北香河有此姓(330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香河、山西之太原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、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俱引 《姓

  • 吉哼

    读音:Jíhēng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什耶家支(375)。

  • 薩喇特卓

    读音:Sàlǎtèzhuō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乌噜特(23,63)。【人】萨喇特卓明安,清镶黄旗人,世居乌噜特,崇德中从征山东有功,授云骑尉,加三等轻车都尉(23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

  • 烏扎庫

    读音:Wūzhākù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四派,出噶哈理、绥分、倭济石、萨哈尔察等地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①后改姓阿(180)。②清满洲镶红旗中有兀扎库氏、吴扎库氏(259),驻防

  • 棉吉

    读音:Miánjí【综】 彝族姓。属曲比家支(375)。

  • 读音:gòng【音】 亦音供(Gòng)(91)。又音恭上声(Gǒng)(80)。参见共(Gǒng)氏。【源】 ①共工氏之后(6,9,11,17)。共工,官名,共工在伏羲之后,专任知刑(62)。②共,

  • 長狄

    读音:Chángdí【源】 相传为帝鸿氏之后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一说,即鄋瞒氏(6,7,60)。按,长狄,亦称长翟,春秋时狄人一支,活动于山西、山东一带。而鄋瞒又为长狄之一支。故长狄氏当以族名

  • 訥迪

    读音:Nèdí【源】 清满州八旗姓。世居黑龙江(23,63,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,世居黑龙江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
  • 奇哩婁

    读音:Qílīlǚ元代蒙古族姓氏,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译作“曲吕律”。

  • 卓生

    读音:Zhuōshēng基诺族姓氏。今云南之景洪有分布,本氏族名,后以为姓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基诺族》 收载。未详其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