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Mí

糜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封地为姓氏。春秋战国时,楚国有大夫受封于南郡糜亭,其后代子孙以封地名为姓,称糜氏。二是以祖上名字为姓氏。春秋时期楚国有工尹(官名),名糜,他的后人以祖名为氏,为糜氏。三是以谷物名称为姓氏。糜,是早期的一种粮食,种植并依靠糜谷生存的族群就以糜为姓氏。

糜姓发源于湖北。糜姓最早始于夏代,糜姓的望族大多出自东海(汉置东海郡,今山东、江苏一带。)

糜姓历史人物有糜竺,徐州富商,东汉末期人。糜竺世代经商,因此家资富裕,资产以亿计,后任徐州牧陶谦别驾从事,陶谦去世之后,糜竺奉陶谦的遗命,迎接刘备继任徐州牧。糜芳,糜竺的弟弟,拒绝曹操招封,追随刘备入川,为刘备所重用,曾任南郡太守,与关羽共守荆州。糜竺的妹妹嫁与刘备,在《三国演义》故事中,糜夫人在长坂坡将阿斗托付给赵云后,投井自尽。糜信,三国吴国人,经学家。官乐平太守,著有《春秋榖梁传注》十二卷、《春秋说要》十卷、《春秋汉议》等。

糜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二百一十五位。


【源】 黍类有糜,当取此为姓,如麦、禾、谷、稷氏之类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【变】 一作〔��〕(16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2%。尤以江西、湖南等地多此姓,2省糜姓约占全国汉族糜姓人口95%。【人】 糜信,三国时平乐太守(15)。

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江西之宜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据 《姓氏寻源》 云: “秬黍之类有糜。即糜芑也。当取此为氏。如麦氏,禾氏、穀(谷) 氏、稷氏之类。”糜,亦称糜子(méizi),稷一类谷物, 即穄子(似黄米而不粘), 即以谷类名为姓。

一音mí,亦为现行姓氏。

三国时魏有糜信,乐平太守; 明代有糜子实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阿克集哩

    读音:E-kèjíli【综】 清正蓝旗蒙古马甲凌保之妻为阿克集哩氏(260)。

  • 方鄒

    读音:Fāngzōu【综】 当系方、邹两姓所合成、台湾屏东有此姓(64,68,261)。

  • 敖諾思

    读音:onuòsī【综】 清驻防达虎里镶黄旗中有敖诺思氏,世居打牲、诺思必拉等地(259,260)。

  • 鶻提悉補野

    读音:gǔtíxībǔyě【源】 藏族先祖 之姓。《太平寰宇记》载,㪍野至今号其主曰赞府,贵臣曰主簿,或云始祖赞普,自云天神所生,号鹘提悉补野,因以为姓。《唐书·吐蕃传》作〔鹘提悉勃野〕

  • 读音:wú【源】 见《直音》(21)。浯水,亦名清河,源出山东莒县浯山,当以水为氏(60,62)。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“(浯),水名,在琅邪,以水为氏。”浯水,一名清河

  • 温貧

    读音:Wēnpín【综】 见《中国姓氏汇编》(73)。疑即温盆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收载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 亦收,且注云: “一说即温盆氏。”

  • 昊英

    读音:Hàoyīng【源】 古天子昊英氏之后,以号为氏,见《姓苑》(7,9,63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收载。其注云:“以祖辈名号为姓氏。‘古天子昊英氏之后。’昊英氏,古代传说

  • 會人

    读音:Huìrén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。其注引 《史记·楚世家》: “陆终生子六人,坼剖而产焉。其长,一曰昆吾; 二曰参胡; 三曰彭祖; 四曰会人 (按: 《续通志·氏族略

  • 徹默特

    读音:Chèmòtè【综】清蒙古正黄旗(259)、驻防黑龙江正蓝旗(260)中均有彻默特氏。

  • 读音:zào【源】 ①周穆王之臣造父为古之善御者,其后有造氏,见《姓苑》(60,62)。②西羌人姓(60,62)。【望】 京兆(418)。【布】 北京、四川成都(91)、重庆、江苏武进(314)等地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