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納蘭

納蘭

读音:Nàlán

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。金女真部落,又作拿懒、那懒、纳剌、内兰,部人居伊改河(今吉林怀德境内伊通河一支流雅哈河),与完颜氏贵族通婚,以部为姓(56,60,71,397)。至清仍有此姓(61)。【变】 ①《金史·附语录》作〔纳剌〕(71)。汉姓为康(71,397)。②《北风杨沙录》作〔那懒〕(56,71)。汉姓为高(71,397)。③《金史》又称〔拏懒〕(56,71)。金世祖翼简皇后姓拏懒氏(56)。④《太平与国寺钟文》作〔汭兰〕(71)。⑤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纳喇氏(24)。【望】 广平(71)。【人】 纳兰胡鲁剌,金时河东南路宣抚副使(71)。纳兰峻德,清满洲人,岁贡生,乾隆中举鸿博,官户部笔帖式(61)。


金代女真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; 《姓氏考略》 亦收,其注云: “金姓”。

纳兰,当即 “纳喇”之别译,金女真族有之; 清满洲族亦有之。《金史》有“纳喇·呼喇勒,承安二年进士第一”。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 作 “纳兰·胡鲁剌……举承安进士第一”。清代有 “纳兰·性德”,乃大学士明珠之子。明珠,满洲正黄旗人,姓纳喇氏,可知 “纳兰·性德” 之 “纳兰”,即 “纳喇” 之别译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蘇賀

    读音:Sūhè【综】 土族姓。世居青海互助。系辽金时河西走廊游牧部落“阻卜”之译音,亦称阴山鞑靼,以部为氏,后改为贺氏(195)。

  • 喀爾拉

    读音:Kāěrlā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三派,出辽河、叶赫、伯都纳等地(23,63,180)。【变】 清驻防杭州镶黄旗中有喀尔喇氏(256),〔喀尔喇〕似即喀尔拉之异译。【人】 喀尔拉图锡巴,清镶红

  • 读音:Jià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山西阳城有此姓(309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。未详其源,亦未见载於古籍。

  • 粘割

    读音:zhān gē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(60,62,71)。粘割,金时女真部落,部人散居西南路招讨司(以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郊白塔子镇为中心)等地(397),以部为氏。【变】 亦作粘合、粘葛、粘哥、

  • 皇甫

    读音:Huáng fǔ皇甫姓为以官名为姓氏。西周太师(高级武官)皇甫后代以“皇甫”为姓。皇甫姓早期居住在河南东部。望族居于安定郡(今宁夏固原)。皇甫姓历史人物有东汉皇甫嵩,因攻破黄巾军有功,领冀州

  • 哏孔

    读音:Génkǒng现行景颇族姓氏。今云南之盈江有分布,汉语意为“岳”。此姓系盈江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
  • 歌咄施

    读音:gē duò shī【源】 突厥首领之姓,见《李德裕集》(60,62)。历史上突厥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据《李德裕集》 云: “突厥首领之姓。”

  • 阿格塔沁

    读音:A-gétǎqìn【综】 蒙古族姓。内蒙古鄂托克旗有此姓(318)。

  • 读音:Hóng【源】 春秋时卫大夫宏演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6)。【望】 曲阳、晋阳(6)。【变】 唐时晋阳人宏执恭子孙,在高宗时以太子名讳改姓洪氏(6,11)。【布】 四川富顺(395)、甘肃临泽(3

  • 读音:Lóng隆姓主要源于以下说法。春秋时鲁国有隆邑,居住者以地名为姓。隆姓发源于山东,望族出于河南南阳。如今隆姓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。隆姓历史人物有隆成,明朝南宫太守,有惠政。隆英,明朝人。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