聶散
【源】金时女真人姓(71)。聂散系部落名,以部为姓(23)。【变】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尼沙(24,63)。【望】广平(71)。
【源】金时女真人姓(71)。聂散系部落名,以部为姓(23)。【变】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尼沙(24,63)。【望】广平(71)。
读音:Wéimíng【源】 嵬名即拓跋,党项八部之一。以部为氏(54)。西夏元昊废唐所赐赵姓,自号嵬名氏,自诩出于鲜卑帝胄(397)。【变】 亦作〔于弥〕、〔乌密〕、〔嵬
读音:Kāěrnǔk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乌鲁特(23,63,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乌噜特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读音:Shù束姓来源于妫姓。汉时有广,宣帝时任太子太傅,东海兰陵(今山东枣庄东南)人。到了广曾孙孟达时,避王莽之难,自东海迁居沙鹿山(在今河北大名境内)。遂改为束氏。束姓历史人物有束,西晋文学
读音:Hángjīn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察哈尔(23,63,260)。【变】清蒙古镶白旗有杭谨氏、杭金氏(259),驻防察哈尔镶红旗中有杭吉尔氏,驻防呼伦贝尔正黄旗中有康锦氏(259,260),
读音:Jiāoyǐn【源】 春秋时楚大夫郊尹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,62)。《姓氏词典》收载。其注据《姓觿》 云: “春秋时楚国大夫郊尹之后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Wò/Woh【综】 源出不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
读音:chuò【音】 亦音Chuò(17,76)。【源】 宋时兴州刺史折惟昌所部啜讹之后(60,63)。党项姓(445)。【望】 河西(17,418)。【布】 山西汾阳(278)、台湾台北(68,26
读音:ntāntuótuólǐ【综】 元时蒙古人姓。元太祖时,命木华黎伐金,分探马赤为五部,以阔阔不花为五部前锋都元帅。阔阔不花,姓按摊脱脱里(57,61)。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库库
读音:Hóngméng【源】夏禹臣有鸿蒙氏,见《岳渎经》(60,62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据《岳渎经》 云: “夏禹臣有鸿蒙氏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Chéng/Cherng【综】源出不详。台湾台南有此姓(68,261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