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若干

若干

读音:ruò gān

【源】 若干为漠北地区鲜卑族部落,以部为氏(70,78)。其先与魏俱起,以国为姓(6,12,17,27,60)。【变】 ①北魏时改为若氏,一说,改为苟氏,见《魏书》(7,27,60)。②作〔若千〕(27),误。【人】 若干惠,北周时司空、长乐郡公(242)。若干则,唐时武卫将军(6,242)。


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出自代北,以国为氏。” 《姓氏考略》亦注:“后魏代北姓。后改为若氏; 一作改为苟氏,苟颓是也。”又 《中文大字典》 注引 《齐东野语》 云:“后周有若干·凤及右将军若干·惠。若,音 ‘人者’反。”或音ruògān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Dǒng董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世职为姓氏。周朝有大夫辛有二子在晋国任职太史,董督晋国典籍史册,子孙世袭官职,并以官为姓氏,称为董氏。二是赐姓,源于己姓。据说帝舜时有董父精于饲龙

  • 读音:Wā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金史》 收载,其注称“金有窊合山。”未道其详。

  • 潘術古

    读音:Pānshùgǔ【源】金时女真人姓(71)。 【望】金源(71)。 【变】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乌苏古〕(24)。

  • 兀里坦

    读音:Wùlǐtǎn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(71)。【望】 广平(71)。

  • 读音:mò【源】 古鄚国,在河间之鄚县(故城在今河北任丘北35里),后因以为氏,见《姓考》(7,11,60)。亦见《姓范》(9)及《广韵》(11,239)。【变】 后有改为莫氏者(60,91)。【望】

  • 白狼

    读音:Báiláng【源】 挛鞮氏之后又有白狼氏(19,21)。

  • 封貝

    读音:Fēngbèi【源】 春秋时齐偃王子食邑封贝,因氏(6)。【布】 唐时临川有此姓(6)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以采邑为姓氏。‘徐偃王子食邑封贝,因氏焉。今临川 (属江西) 有此

  • 读音:xún【源】①古栒国在扶风(故城在今陕西凤翔南),后为周大夫采邑,其后因氏(17,62)。②晋时南部林邑(今越南境)国王范文之子燮,能穆宗族,受邑栒栎,故有栒氏、栎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

  • 读音:Bìng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谱》 收载其注此音。其注云: “系竝姓分族。”未详其他。姑兼收。

  • 读音:piáo【音】 又音扑(Pū)(7,15)。又音瓢(Piáo),系非汉族姓,参见朴(Piáo)氏。【源】 东汉时巴郡蛮(即板循蛮,土家族之先民)酋七姓:罗、朴、昝、鄂、度、夕、龚(7,9,11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