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guó

【源】系自姬姓。周成王叔父虢叔封于西虢(故城在今陕西宝鸡东),虢仲封于东虢(故城在今河南荥阳之虢亭),子孙以虢为氏(7,11,17,60)。 【变】郭或作虢,是郭、虢同姓(60)。 【望】弘农(17,418),新平、虢略(62)。 【布】河南淮阴(299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山东沂水(332)、湖南湘潭(373)、长沙、陕西(92)、台湾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 【人】虢射,晋大夫(7,9,17)。虢广,汉时春秋博士(9,6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辽宁之清原、山西之长治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虢,周同姓国,其后以国为氏。郑樵注云: “虢氏有二,皆王季之子。虢仲之国在今虢州,谓之西虢。僖五年,晋灭之; 虢叔之国在凤翔县。《公子谱》 云:‘在荥阳,谓之东虢。虢叔之国为郑所并,以建郑国;虢仲之国僖五年晋灭之,子孙以国为氏。’”后或写作“”。

春秋时晋有虢射; 汉代有虢广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闕啜

    读音:Quēchuò【综】 西域姓。乌质勒之将有阙啜氏,见《唐书》(60,62,63)。历史上西域人姓氏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收载并注此音; 《姓氏考略》亦载,其注据《唐书》云: “西域姓,乌质勒

  • 鄂密特

    读音:Èmìt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凡二派,出锡喇塔拉、上都河等地(23,63,260)。【变】 清正蓝旗蒙古亲军阿尔绷阿之妻为鄂米特氏(260),〔鄂米特〕似即鄂密特之异译。清代蒙古族姓

  • 读音:Xián/Shyan,Syan,Hsien【源】 见《直音》(15,21)及《康熙字典》(80)。与弦姓通(62)。

  • 火尋

    读音:Huǒxún【源】 以国为氏(60,62)。唐时西域康居支庶分王有九姓,第六谓火寻,见《唐书·西域传》(7,60)。唐时康居国约在今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与咸海之间,居民操突厥语。历史上西域少数民

  • 读音:Zhī/Jy,Jr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嘉义有此姓(68,261)。

  • 塔塔兒

    读音:Tǎtǎér【源】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塔塔儿氏(12)。塔塔儿系蒙古诸部之一,金时分为六部,游牧于呼伦贝尔湖以西。以部为氏(32,79,384)。今蒙古族仍有此姓(384)。【变】亦作〔达达儿〕

  • 渥爾古陳

    读音:Wò’ěrgǔchén【综】 清镶黄旗满洲护军巴牙图之妻为渥尔古陈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Niú牛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,源于子姓。微子之裔宋司寇牛父之后,以祖父字为姓氏。二是少数民族姓氏。明朝时丽江纳西族有牛姓,满洲也有此姓。牛姓春秋时发祥于今河南商丘。牛

  • 莫圖里

    读音:Mòtúlǐ【综】锡伯族姓。清时驻防新疆伊犁,汉姓为莫、永等氏(201)。锡伯族姓氏。后或取其首音谐以汉字“莫”而为单姓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锡伯族》。

  • 读音:nuò见《姓苑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