訛四
读音:Ésì
【源】 西夏人姓(95)。
【源】 西夏人姓(95)。
读音:Mòxīli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克什克腾(23,63,2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谟锡勒〕(260)。
读音:Zhuōlè【综】 清满洲镶白旗中有卓勒氏(259)。
读音:Mǎo/Mau【音】 夘有Mǎo、Qīng二音。见夘(Qīng)姓。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台中有此姓(64,68,261)。
读音:Lǎbēi阿昌族姓氏。今云南之潞西有分布。原意指“太阳”,以之为姓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阿昌族》。
读音:Shīzǐ【源】 见《元和姓纂》(6)。【人】 师子仆,春秋时郑人,见《世本》(6)。师子将,汉时北平太守(6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世本》 收载。“春秋时郑有师子汉; 汉有北平太守师子将。
读音:Hēichǐ【源】 ①炎帝之裔封于黑齿,后因氏(17,62)。 ②出自南诏,群蛮有黑齿、金齿、银齿三种,因氏(7,62)。 ③唐时百济国西部人有此姓(6,11,12,17)。【望】 辽海(17,
读音:Wǔzhú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武拉家支(375)。
读音:liáng kě【源】 代北姓。见《元和姓纂》(6)。【人】 梁可浪,北魏代郡太守(6,12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后魏上谷梁可头; 又,代郡太守梁可
读音:Zhūjì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有载,其注引 《路史》 云: “诸暨氏,彭姓分也。”一作“诸稽”,详见该条。
读音:Wùlǔwùtì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蒙古族》引 《蒙古秘史》收载,未详其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