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Lài

赖姓的来源主要是以国名为姓氏,一是出自姬姓。周武王封自己的弟弟于赖国,后为楚国所灭,其国人遂以赖为姓。二是源自姜姓。炎帝后裔赖山氏东迁至河南建立赖国,其子孙遂以国名为姓氏。

赖姓发源于今河南境内。秦汉时期,赖姓已有迁居南方者。魏晋南北朝时期,赖姓为避乱南迁,江西、福建、湖南、浙江、江苏、广东等地均有赖姓分布。宋元时期,赖姓又有人大量南迁,使赖姓称盛于南方。明初,赖姓有部分人家迁居四川、云南一带,还有很多融入阿昌族。清朝初年,赖姓有部分人家渡海入台。如今赖姓以广东居多。

赖姓历史人物有赖裴,唐乾元年间进士,被任命为崇文馆校书郎,未赴,归乡不仕,人称其所居之地为“秘书里”。赖文,南宋人,曾两次领导过江西、湖北、湖南等地的茶农、茶贩起义,后被诱降,死于江州。赖瑛,明永乐年间进士,直言敢谏、勤政爱民,深受百姓拥戴,官至参政。赖礼,明代人,历任武功、沅江知县,刚正无私,两袖清风,广受百姓称颂。赖和,中国台湾作家。受新文化运动影响,倡导并发动了白话文学运动,反殖民主义、反封建倾向鲜明,其创作宗旨坚持“为人生”的写实主义,后被日本统治当局迫害,出狱后即去世。

赖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二百七十六位。


春秋时有赖国,其后以国为氏。(见《风俗通》)

赖氏,子爵,今蔡州褒信有赖亭,即其地也。昭四年,为楚所灭,子孙以国为氏。汉有交趾太守赖先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国为氏》)

▲<元>赖禄孙,宁化人。<明>赖礼,南康人,沅江知县。<清>赖珍,永安人,画家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Tú【源】 涂山氏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1,14,12,15,17)。【变】一作〔��〕(17)。【望】豫章(17,60,418)。【布】辽宁沈阳、四川成都、湖北武汉(

  • 读音:pái【源】 或系非姓所改(60,62)。【布】 清时山东新城(故城在今山东桓台)有俳姓,见《池北偶谈》(60,62,63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并注其源: ①其引《池北偶谈》云: “

  • 呢瑪奇

    读音:Nímǎqí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注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云: “满族姓。清嘉庆时甘肃提督达三泰,姓此氏。”

  • 侯吕

    读音:Hóulǚ【综】 《北史·冯子琮传》有右卫大将军侯吕芬(27)。侯吕氏当系侯吕陵氏之省字。

  • 读音:Zhě【源】 见《康熙字典·辨似》(80)。或系褚姓省点为禇。今汉、土家(387)等民族均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江西之奉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此姓系奉新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源。(按: 《康

  • 阿拉克奇特

    读音:Ālākèqítè【综】 清蒙古正白旗中有阿拉克奇特(61,259)。又,清镶白旗蒙古马甲萧色之妻为阿拉格楚特氏,正蓝旗蒙古亲军敦住之妻为阿喇克奇特氏(260)。〔阿拉格楚特〕、〔阿喇

  • 衛慕

    读音:Wèimù历史上羌族党项人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“(西)夏主李继迁母卫慕氏,宋封魏国太夫人。”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后赵录》曰:“(李)元昊母卫慕氏。”元昊乃继迁之孙,则元

  • 读音:Wù《汉语大字典》 引 《万姓统谱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云: “扤,楚��扤之后。” (按:��扤或作“祷杌”,是“扤”姓,或与“

  • 列术歹

    读音:Lièzhúdǎi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为元代蒙古族七十二种姓之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收载; 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“娄珠克岱”。

  • 麻指

    读音:Mázhǐ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什勒补勾家支(375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