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Rǎngsì【源】 孔子弟子壤驷赤之后,见《家语》、《姓氏英贤传》(60,62)。【望】 京兆(17,418)。【人】 壤驷射,汉时光禄大夫,宜陵侯(6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
读音:Pái【源】 ①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②景颇族勒排氏,汉姓为排(166,168)。【布】 辽宁沈阳(91)、台湾屏东、桃园(68,261)、北京、山西、云南畹町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
读音:Yǔ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60,62)。春秋时郑穆公之弟语子人之后(15,17,60,62)。【布】 北京有此姓(9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山西之临汾有分布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。《姓氏考
读音:Bì【源】①见《姓觿》(17)。②苗族姓。 【望】齐郡(17,418)。 【布】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 【人】薜国瑞,元时信州路推官(17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黄骅、山东之昌乐、安徽之
读音:Shìbēn【综】 代北姓。北魏时改是贲氏为封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27,60)。【望】 河南(7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后改为单姓封氏。《姓氏词典》 音shìf
读音:jīng xiàng【源】 殷后有京相氏,见《史记》(6)。当为京地相者,以官为氏(60,62)。【望】 济南(12,21,60)。【人】 京相璠,晋时人,著有《春秋土地名》三卷(7,12,21
读音:gōu lóng与“句龙”同。
读音:Wēnruòlán【源】 代北三字姓(27)。或即温石兰氏。
读音:zǐ zhòng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,春秋时陈宣公之子子仲之后,以字为氏(7,12,17,21,60)。②春秋时宋司马子仲皇野之后(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“姬
读音:Éyī历史上羌族之党项人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西夏有武功大夫额伊德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