鐙
【源】 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
【源】 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
读音:nǎn【源】 羌人姓。湳水出西河美稷县(故城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北)东南,羌人因水为姓(7,11,17,60)。【望】 西河(17,418)。【人】 湳狐奴,汉冲帝时羌渠帅(7,11,17)。罕
读音:Luòshǐ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什列家支(375)。
读音:Gōulóng【源】 ①相传炎帝11世孙句龙,能平九州,辨土地之宜,为颛顼土正,其后为氏(60)。一说,出自共工氏之子句龙,为后土(一作士正),三代以降祀为社,子孙氏焉(7,11,12)。②东汉
读音:Qūmò【综】 彝族姓。四川德昌有此姓(333)。
读音:Ōuyě【综】 晋王嘉《拾遗记》中有欧冶专精(63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纂氏族笺释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春秋时越有欧冶子,善铸剑者,其后有欧氏,音转而为“区”; 亦当有
读音:Gōngyá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,9,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苑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读音:Jǐng景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源自芈姓,为春秋时楚国公族的后代。相传,景差是楚国贵族,后官至大夫,子孙为了纪念他,便以他的名字为姓,成为最早的一批景姓人。二是以谥号为姓氏,出自战国时
读音:Hūliándī历史上匈奴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有载。其注“挛鞮”云: 匈奴单于姓挛鞮氏。见《史记》; 《后汉书》作“虖连鞮”,亦作“虚连鞮。”或作“虚连题”。
读音:Qīxú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唐书》 收载,其注称:“唐有欺徐滥铄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Jiǎn’ēn【综】佤族姓。原姓亚木氏,其后繁多,子孙分别以亚木四个儿子之名为姓,其一为简恩氏,后简恩氏又改为玛、闷二氏(159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