陌
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0)及(正字通》(91)。当取阡陌(田间小路之意)为氏(60,62)。【望】 代郡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北京(91)、浙江上虞(279)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浙江之嵊县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转引 《姓苑》亦收; 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 “当取阡陌为氏。望出代郡。”阡陌,田间小路。
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0)及(正字通》(91)。当取阡陌(田间小路之意)为氏(60,62)。【望】 代郡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北京(91)、浙江上虞(279)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浙江之嵊县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转引 《姓苑》亦收; 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 “当取阡陌为氏。望出代郡。”阡陌,田间小路。
读音:Kùyǎlè'nímǎqí《姓氏词典》 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满族姓,清嘉庆时黑龙江副都统多隆武,姓此氏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qiān鲁闵损子骞之后,其孙文以王父字为氏。(见《风俗通》)出自孔子弟子闵损,字子骞,其孙文以王父字为氏。(见《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)
读音:suō【综】 金人姓。元时金将唆娥(17,60,62)。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疑其出自女真、蒙古等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夷姓。元有金将唆蛾。”未道其详。又,元有唆都,札剌儿人
读音:Jī《中文大字典》收载。其注引 《广韵》云: “嵆,姓也,出谯郡。”(按:嵆,当为嵇之异体字,故嵆氏当与嵇氏同。详见“嵇”条。)
读音:bó chéng【综】 一作柏成,《庄子》有伯成子高(7,9,11,17,60)。亦作〔伯城〕(6)。【人】 伯成咠渠,晋时隐士(6)。伯成延,汉时吾侯,封六代,见《汉书·功臣表》(6)。历史上
读音:Dǔ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2)。【变】①后改为和速嘉氏(21,60,62)。②又作睹(91)。【人】覩令狐,金时人,宣宗贞祐赐为和速嘉氏(15,21,60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
读音:Bēilùsī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唐书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唐有卑路斯·威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Lètuō【综】 景颇族姓。属景颇支系,汉姓为徐、童(166),亦作〔勒陀〕、〔勒通〕(167)。景颇族姓氏。属景颇支系,为瓦切娃时二十六大姓之一。汉姓为董、徐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景颇
读音:lǐ礼氏出康叔后。(见《路史》)礼氏,见《姓苑》。卫大夫礼孔。后汉礼震受尚书于欧阳歙。望出平原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)
读音:jiù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晋大夫狐偃,字子犯,为文公重耳之舅,因以为氏(7,9,11,12,15)。【望】 绛郡(17,418)。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“晋大夫舅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