陵娥
【源】 女娲之臣有陵娥氏,一作娥陵氏,见《帝系谱》(60,62,63)。
历史传说中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引 《帝系谱》 云: “女娲臣有陵娥氏。一作 ‘娥陵’。”
【源】 女娲之臣有陵娥氏,一作娥陵氏,见《帝系谱》(60,62,63)。
历史传说中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引 《帝系谱》 云: “女娲臣有陵娥氏。一作 ‘娥陵’。”
读音:Bùěrhǎqít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(23,63)。【变】 清镶白旗蒙古抢手白起之妻为布拉克齐特氏,镶黄旗蒙古闲散恩格图之妻为布尔哈奇特氏,镶白旗蒙古闲散伊伦忒之妻为布尔喀起忒氏,正红旗蒙古
读音:Dòu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收载,其注云: 较罕见姓(不作“斗”)。春秋时楚国令尹斗伯比、大夫斗宜申等。来源: ①相传黄帝时有臣子鬥苞,负责传授规章制度,为鬥氏之始; ②春秋时楚国君若敖
读音:Zhuānyú【源】系自风姓。伏羲氏之后封于颛臾(故城在今山东费县西北80里之颛臾村),为鲁附庸,子孙以国为氏(7,12,17,60)。【变】后有去颛改为臾氏者,亦有去臾改为颛氏者。亦作歂(12
读音:Wěi【源】见《姓觿》(17)。疑即伟氏。 【望】开封(17)。 【布】台湾苗栗有此姓(64)。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望出开封。
读音:Fǔ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汉书》 收载,“汉有拊离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zōu越王勾践之后。(见《史记》)小邾子后。(见《路史》)闽越王无诸之后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)▲<战国齐>驺忌,封成侯。<汉>驺越,东海王。
读音:Mǎi/Mae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高雄、花莲、台东等地均有此姓(64,68,261)。
读音:Jiè/Jieh,Jye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福建泰宁(295)、台湾高雄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
读音:Tāngpāng【综】 唐武德年时东女国王姓汤滂(7,60)。东女国为唐时西域小国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《姓氏考略》亦收,其据《唐书》注云: “武德时东女国王姓汤
读音:Yōuxìngshū【源】 春秋时三字姓(22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希姓录》 收载。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