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xí

【源】 系自姜姓。春秋时齐庄公之子廖封于隰阴(故城在今山东临邑东),为大夫,因以为氏(12,15,17,60)。【望】 济南(17,418)。【布】 辽宁沈阳(91)、河北易县(231)、徐水、台湾基隆(64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隰朋,齐庄公曾孙戴仲之子(11),助管仲相桓公,成霸业(62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辽宁之沈阳、陕西之韩城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。其注云: “姜姓,齐庄公子廖,事桓公,封于隰朋,为大夫,故以为氏。”此当以邑为氏,系出姜氏。隰,即犁丘,在今山东临邑县西。望出济南。

春秋时齐有隰朋,为大夫; 战国时有隰斯弥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连尹

    读音:lián yǐn楚屈氏之后有连尹襄老,后世子孙以官为氏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

  • 遇爾

    读音:Yù’ěr【综】 彝族姓。属曲涅家支(375)。

  • 读音:Bīng【综】 氷为冰的异体字,即冰氏。江苏盐城有此姓。

  • 读音:Miào【综】源出不详。今汉、满、蒙(344)等民族均有此姓。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海之松江,云南之景谷、通海,山西之临汾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哈尼族有此姓。《新编千家

  • 烏拉岱

    读音:Wūlā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译作“外剌歹”。

  • 怯烈歹

    读音:Qièlièdǎi【源】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怯烈歹(13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齐哩克岱〕(24)。

  • 读音:Yāo【源】 古贤者约续之后,见《韩非子》(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21)。【望】 河南(17,418)。【布】 四川成都(91)、永川、北京(91)、湖南湘潭(373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

  • 读音:Liú/Liou,Lyou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63)。

  • 读音:ao敖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,帝颛顼之师大敖的后人以祖辈名字命姓,有敖姓。二是出自芈姓,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凡是被废或被弑得不到谥号者,均称之为敖,其后有敖姓。敖姓望族

  • 昭壘

    读音:Zhāolěi【综】 元时姓。或即召烈台氏。元丞相顺德忠献王哈喇哈斯之妻为昭垒氏(24,63)。至清又改称兆垒氏。清满洲八旗中有兆垒氏(23)。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本部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