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Wéi

韦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韩姓改姓而来。传西汉初年韩信被杀,萧何将韩信的儿子送往南粤躲避,其子为避仇,以“”字半边“”为姓,遂世代相传。二是以国为姓氏。出自颛顼大彭之后,夏朝时封大彭氏的别孙于豕韦,其后代就以韦为姓。三是西域姓氏,汉代西北少数民族中疏勒国(治今新疆喀什)有韦姓。

韦姓的发源地当是今河南境内,汉代已分布于河南、山东、陕西、山西、河北等地。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,韦姓已有南迁者。隋唐时期,韦姓主要居住地为陕西,同时,江苏、四川、安徽等地有韦姓分布。在漫长的繁衍迁徙过程中,韦姓主要是以北方居多,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姓氏。今日韦姓以广西、河南等省区居者为多。

韦姓历史人物如韦贤,西汉大臣,精通《礼记》《尚书》,尤擅长诗赋,号称“邹鲁大儒”。韦应物,唐诗人。世称韦苏州,又称韦江州或韦左司。15岁为三卫郎,即玄宗侍卫,任侠使气,狂放不羁。后入太学,折节读书。所作田园山水诗甚多,善于用简淡笔调描绘幽寂景色,艺术上相当纯熟。今存《韦苏州集》十卷,《滁州西涧》是其代表诗作。韦庄,唐末五代诗人。早年所作《秦妇吟》长诗颇有名。其词清丽,多白描,写闺情离愁和游乐生活,他的词作在《花间集》中较有特色。有作品《浣花集》。韦昌辉,广西桂平人,太平天国首领。太平军攻克永安后,被封北王,后被洪秀全处死。

韦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五十位。


颛顼孙大彭为夏诸侯,少康封其别孙元哲于豕韦,苗裔以国为氏。(见《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)

汉疏勒国亦有韦姓。(见《汉书·西域传》)

▲<汉>韦贤,邹人,名儒。<唐>韦应物,京兆人,诗人。<宋>韦许,芜湖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子如

    读音:Zǐrú【源】 春秋时郑大夫子如班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,62)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据《姓考》 注云: “春秋时郑国大夫子如班之后。”

  • 悉薰

    读音:Xīxū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唐书》、《新唐书》 收载。其注称: “唐有悉薰然、悉薰热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耏门

    读音:ér mén耏门氏,宋有耏班,以守其耏门,故以为氏。(见《尚友录》)

  • 叱豆渾

    读音:Chìdòuhún【源】 叱豆浑为柔然一部落,属鲜卑,亦异译为〔折豆浑〕、〔是豆浑〕,“是豆浑”蒙语意为巫者,故叱豆浑源出巫者,后以此为姓(425)。【变】 叱豆(60,62,63),豆浑(42

  • 卜約

    读音:Bǔyuē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什列家支(375)。

  • 胥彌

    读音:Xūmí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7,62)。 【人】 胥弥赦,春秋时卫国人(11,17,2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亦收,其注引 《姓

  • 吴澤

    读音:Wúzé【综】 清正黄旗满洲领催关保之妻为吴泽氏(260)。

  • 子孔

    读音:zǐ kǒng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郑穆公之子公子嘉,字子孔,其后以字为氏(4,7,12,17,60)。又春秋时郑司徒孔之孙孔张,字子孔,其后亦为子孔氏(4,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

  • 德篤勒

    读音:Dédǔlè达斡尔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达斡尔族》援引 《黑龙江志稿》 收载。或作德都尔、德杜尔、德敦,后改单姓“德”、“杜”。

  • 俄羅斯喀喇

    读音:Éluósīkālǎ元代色目人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有载,当为喀喇氏之分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·元·以部为氏》 注“喀喇” 云: “本喀喇部,即汉高车国也。《列传》博果密,